在河西区梅江街

生活的旋律如同一首和谐的乐章

偶尔也会蹦出几个不和谐的音符

然而,总有一抹温暖的“余晖”

将这些小插曲

化作邻里间更深厚情谊的前奏


社区里的邻里,本应是情谊深深,仿若交织的枝叶,相互依存。可再深的情谊,也会因生活里的琐碎小事,泛起波澜。就像过年时,王大娘擦拭窗台玻璃,不小心把水和杂物洒到了楼下李先生家刚擦净的窗户上。这本是无心之失,却激起了愤怒的水花。李先生火冒三丈地上楼理论,急促的敲门声后,便是双方激烈的争吵。一个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破坏,满心委屈与愤怒;另一个则觉得不过是小事一桩,何必如此大动干戈。你来我往间,邻里的和睦仿佛被一层坚冰阻隔。


好在,社区里有这样一支特别的队伍——“余晖”。他们由48名辖区退休党员、干部组成,在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指导下,依托“三室联建、三所联动”工作机制,积极调解社区内的矛盾纠纷。当民警程良杰得知争吵一事,立刻联合“余晖”调解员赶去。民警对王大娘晓之以情,让她换位思考;调解员对李先生动之以理,劝他别太生气。经过两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两家的态度终于缓和。王大娘率先道歉,李先生也不好意思地回应,之后王大娘让保洁员擦净李先生家的玻璃,李先生过年还去王大娘家拜年,邻里关系重回往昔的和睦。


还有王女士和邢大娘,因为小区狭窄停车位引发的矛盾。两家车位紧挨着,停车稍有偏差就影响对方出行,为此多次口角。一次邢大娘发现自家车尾部剐蹭,怀疑是王女士所为,激烈争吵直至王女士血压升高被送往医院。第二天,社区民警联合物业和“余晖”调解员还原现场,分析出王女士车辆造成剐蹭可能性极小。随后在“余晖”调解室,调解员老寇分享自家车辆被剐蹭却因对方留纸条而选择不追究的经历,治保主任毕姐也耐心劝说,最终两家人都为冲动道歉,邢大娘儿子还承担了急救车费用。


“余晖”联调队成立近两年,累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58起,化解率99.6%,辖区矛盾纠纷数量同比下降33%。他们还孵化出众多特色调解室,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与萌芽。在梅江街,这抹“余晖”是温暖的守护,余霞焕彩,晖耀梅江,而他们守护的故事,仍在新的征程中续写,让邻里的情谊在岁月里愈发醇厚。

来源:公安河西分局

文字:樊晓慧

责编:宋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