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3 月 29 日消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 3 月 28 日至 3 月 30 日在北京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出席并演讲。

许敏表示,对于增程技术的创新,高校研究不仅要追求技术上的突破,更要关注成本优化。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同时,也要在成本方面实现他人难以企及的突破

从全球市场来看,许敏表示,2022 年至 2024 年间,中国、欧盟、日本和美国均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各国侧重点不同。中国以纯电动、插混和增程为主导;日本更倾向于 HEV 混合动力;欧洲市场则相对均衡;美国仍以纯内燃机为主。同期,在中国市场,不到两年时间内,增长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最初纯电动增长迅猛,随后是插电混动,而现阶段增程式电动汽车增长最为迅速,成为各大车企竞相布局的赛道。

然而,在 10 万元-15 万元的 A 级车市场,增程式应用较少,主要是因为成本敏感性,大电池加大发动机的方案难以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

通过详细的成本分析,许敏展示了降低增程器功率和电池容量的潜在成本优势。例如,若将特斯拉 66 度电池方案改为“40 度电配 10kW 增程器”,可降低成本约 11000 元(按每度电 500 元计);如使用 18kW 增程器配 20kWh 电池,成本可降低近 2 万元。


此外,许敏还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增程器技术上的创新成果,自 2008 年起,上海交大团队开始研发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对比传统四缸直喷增压发动机,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采用自然吸气 + 气道喷射,取消涡轮增压 / 可变气门等系统,制造成本降低 2/3。“40% 的油电转化效率,我们用最好的燃烧系统,40% 的热效率。无感增程,一点噪音没有,用 AI 控制。”

IT之家注意到,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也在本届论坛上发表演讲,刘立国表示在五年前的 2020 年百人会论坛上,自己分享的最后一页 PPT“增程是未来的主力”。当时质疑声远远大于掌声,那时,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不屑一顾。理想汽车在理想 ONE 之后,增程越来越被人认可,很多车企加入,不仅仅是新势力,也包括传统的自主品牌,甚至一些合资品牌也逐渐加入增程电动车市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