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缅甸7.9级地震,早就有预兆?

因为缅甸是板块碰撞的前沿阵地,缅甸的地质命运,早在 6500 万年前就已注定。



缅甸地震频发,本身就是“上天入地”双重作用的结果。

从宏观来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如同永不停止的发动机,每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百颗广岛原子弹。

从微观角度,缅甸中部的曼德勒盆地,像个巨型“应力储蓄罐”,周边山脉的隆升,导致盆地底部岩层不断弯曲变形,最终在薄弱处引发断裂。



掸邦高原的地质结构更独特,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结晶岩地块,其内部的喀斯特地貌与深大断裂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应力传导网络。这种“表里不一”的地质结构,使得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折射放大,加剧了地表破坏。

之前根据中科院的研究结果:缅甸下方的地幔物质,正以扇形流动方式向东南扩散,这种深部运动与浅部地壳变形,所形成的协同效应,早就让掸邦高原,成为板块能量释放的敏感区。

还有在缅甸境内,交织着五条活跃断裂带,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中最危险的,是纵贯南北的“地质伤疤”实皆断裂带,全长1200多公里,历史上曾连发多次强震。早在2023年,缅甸国家气象与水文管理司地震分局,就曾发出过地震预警,只是谁都没想到,这才过了2年,大地震就发生了,还发生在了人口稠密地区。

由于缅甸已经进入湿热季节,本次地震又极其严重,如果处理不善,不仅会造成巨大损失,还有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瘟疫。

作为缅甸的主要邻国与负责任大国,中国不可能袖手旁观,中方肯定愿意派出救援队前往缅甸,协助当地进行人员搜救,同时向缅甸提供一些救援物资,为救灾出自己的一份力。



但问题是,中国提供支援的潜在困难,是外界尚不清楚这场地震发生后,缅甸国内的交通情况能否满足运输需求,还有缅甸内战尚未结束,也不确定由哪一方来接收救灾物资。

此外就是难民潮的问题,若是大量缅甸难民先要进入中国,我国又要不要暂时接收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