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在毛主席特别指示下,病重的周恩来,不得不住在医院治疗休养,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周恩来基本离开了他“战斗”26年的外交战场。

作为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外交战场上的风采,让后人无限钦佩,周总理在外交战场上的贡献,是世人公认的,美国著名政治家基辛格在世曾多次说道:“周总理是一位极其伟大的外交家。”

鲜为人知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第一任外交部长,却是另有其人。



一、周总理希望叶剑英担任外交部长

1949年,在党中央进驻北平之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获得了解放,此时的毛主席,虽然会关注一下解放战争的进程,可是,他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新中国的筹备上。

在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党非常仇恨,甚至美国一直存在着武力干涉中国局势的想法。

毛主席和周恩来明白,新中国成立之后,外交工作和军事政治工作,将变得同等重要。

要想在美国的压制和封锁下,实现民族的崛起,外交战场将成为一个主要战场,如果新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那么新中国将快速崛起。

因此,对于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人选,不管是毛主席,还是周恩来,他们都非常重视。

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天,周恩来找到毛主席非常郑重地说道:“主席,我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叶剑英同志是外交部长最为合适的人选。”



毛主席微微沉思了一会,点头表示同意。

的确,叶剑英可谓是我党除周恩来之外,外交经验最丰富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在多次外交任务中,叶剑英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作为一名众所周知的儒将,叶剑英可谓是能文能武,1944年,一支美军观察团和一些中外记者来到延安参观。

叶剑英很好地向参观人员,介绍了我党我军的情况,通过叶剑英的介绍,记者和美军代表们,真实地了解了我党,与此同时,在叶剑英巧妙介绍下,世界终于了解到了我党,对抗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污蔑我党的阴谋。

1945年,在国共和平谈判中,叶剑英作为我党协调外交人员,他的外交工作,也极为出色。

1947年5月,中央成立了一支专门解决外交问题的外事组,其负责人就是叶剑英,这个部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外交部的前身。



正是基于叶剑英有丰富的外交经验,能力突出,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找到了叶剑英。

周恩来说道:“叶剑英同志,中央有意让你担任第一任外交部长,对于这个提议,主席也是同意支持的。”

叶剑英沉思了一会,摆了摆手摇了摇头说道:“恩来同志,谢谢中央的信任。可我学的是军事,我更想待在部队。希望中央可以理解。”

二、是总理也是外交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深思熟虑后,决定还是由周总理兼任外交部长,毕竟,外交工作关乎新中国的未来,绝对马虎不得。

周总理成为外交部长之后,很快就参与了1950年初,和苏联的互助友好谈判。

在这场谈判中,周恩来展现出了非凡的外交能力,新中国能够争取到苏联不少军事经济援助,周总理的外交谈判功不可没。



抗美援朝前夕,周恩来再次出访苏联,在周恩来一番分析下,苏联虽然没有答应直接出兵,可周总理为新中国争取到了苏联大量的空军海军支援,苏联也答应给新中国支援大量武器装备。

客观地说,成立之初的新中国,外交环境是极其恶劣的,当时的西方,几乎是一边倒得不承认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为了在外交战场上取得突破口,周总理第一步尝试与和平中立派国家建交。

在周总理努力下,中国很快与印度、缅甸印尼等中立派国家建交,这一外交突破,有利地突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封锁,起到的政治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更直接粉碎了美国企图在亚洲对中国进行“政治外交包围”的阴谋。



针对西方国家,虽然党中央制定了不着急和西方国家建交的策略,可是周总理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就以中英关系来说,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1972年两国建交,周总理无数次和英方对话,新中国制定的和平共处原则,让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成功建交。

在周总理分管外交工作的26年里,在总理的不懈努力下,一共有一百多个国家和中国建交,美国和我国关系大大缓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美建交只是时间问题。

三、霸气强硬的外交部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8年,陈毅成为第二任外交部长。这位毛主席亲自点将的外长,同样非常出色。

1958年,赫鲁晓夫访华,他指责中国炮击金门是破坏和平的行为,对赫鲁晓夫,陈毅没有丝毫胆怯,他霸气地回击到,这个问题是中国内政,中国不可能听苏联的。



不久,美国发表了指责中国的讲话。同年9月,作为外长,陈毅发表了一番霸气且有理有据,让人钦佩无比的讲话:消除台湾紧张局势,在于美国,不在于中国,台湾是属于中国领土,美国根本没有权力插手台湾问题。

1965年9月,陈毅在北京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针对一位日本记者提出的李宗仁回国,可能导致的第三次国共合作问题,陈毅的回答赢得了全场记者朋友的热烈掌声。

陈毅明确指出,新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党派合作的国家,我们欢迎李宗仁先生回国合作,我们同样欢迎蒋介石回来合作,我们也希望和台湾合作,这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

1969年,珍宝岛冲突爆发后,针对苏联的核威胁,陈毅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思路,这就是重视中美关系的发展,陈毅指出,在当前,苏联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美国,如果中美关系能够得到缓和,那么苏联的威胁,就是一句空话。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只有苏联少数几个国家承认,到周总理去世时,有一百多个国家和我国建交,这一切都离不开周总理、陈毅等革命家外交家的努力,正是他们,让新中国在外交战场上取得一场场胜利。

对于叶剑英来说,他虽然拒绝担任外交部长,可是在建国后几十年来,叶剑英多次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譬如说,在毛主席去世后,如果叶剑英这个军委副主席,不鼎力配合中央,要想粉碎四人帮阴谋,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