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交通新闻网消息,沈阳市交通运输局3月19日宣布,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建设将于年内全面启动,配套交通枢纽工程计划4月开工。这座东北核心航空枢纽即将突破单跑道运行瓶颈,沈阳市民期盼多年的双跑道机场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双跑道势在必行:破解“空中堵点”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300万人次,连续多年稳居东北前列。但单跑道模式下,进出港航班经常要排大队等候起飞和降落,显得十分拥挤,容易发生航班延误,给旅客带来不好的出行体验。

2024年哈尔滨太平机场旅客吞吐量与沈阳不相上下,但哈尔滨今年已升级为双跑道;大连金州湾海上新机场也将建设2条跑道,最终可实现4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面对区域竞争与自身发展需求,沈阳扩容刻不容缓。


十年谋篇终落子:三大工程铺路

项目历经六年筹备:2018年纳入省级规划,2024年10月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通过三大前置工程扫清障碍:

  1. 东塔机场迁建(2022年获批):腾出核心空域资源,化解军民航空域矛盾;

  2. 沈丹铁路外迁(2021年开工):消除铁路对跑道扩建的物理切割;

  3. 地铁2号线南延线通车(2023年运营):实现市区与机场30分钟直达,提升多式联运效率。

新建的3800米4F级跑道可满足A380等超大型客机起降,配套升级航站楼、货运区及智慧塔台,总投资107亿元中近六成用于空侧设施升级。浑南区即将启动土地征收,标志着东北最大航空基建进入快车道。


立体交通网成型:锚定东北振兴支点

同步推进的沈鞍城际铁路、K2线下穿工程,将构建“航空+高铁+地铁”的15分钟交通圈。未来旅客从沈阳市中心乘地铁可快速直达机场,鞍山、辽阳等周边城市通过城际铁路1小时接驳。专家分析,双跑道投用后,沈阳机场远期目标将提升至4000万人次年吞吐量,带动临空经济区集聚高端制造、跨境物流产业。


在哈尔滨以双跑道支撑冰雪经济、大连凭海上机场角逐国际门户的态势下,沈阳航空升级不仅是城市能级的跃迁,更与长春、哈尔滨共建“东北亚黄金航线走廊”。东北三省四地机场差异化定位、协同发展,必将重塑东北对外开放新格局——未来密集的航迹网络,承载的不仅是客流与货流,更是区域振兴的雄心与机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