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 总第825


本期编辑:张谦和 杨春雪 许丙南

审核:王若桐 石雅风 喻琬淋

执行主编陈卓


图源:《今日商业报》

《今日商业报》3月23日报道,印外长苏杰生《今日商业报》MindRush峰会上强调,西方长期奉行抬华抑印战略塑造中印不同的国际社会形象。苏杰生指出,西方长期“赞扬中国的成就和历史”,同时却贬低印度。苏杰生认为,过去几年发生的事情是过去200年历史的结果19世纪殖民时期,英国“系统性地破坏了印度的历史”,同时出于“担忧沙俄占领中国而支持中国的历史”,以传教士为主的英美势力成为最大的“中国鼓吹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就是早期西方对华形象塑造工程的最佳代表。对此,苏杰生强调,印度的形象竞争处于更加艰难、不同寻常的起点,因此需加倍努力。

NEWS


印美贸易数据。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印度时报》3月25日报道,针对美计划42日起施行的全球对等关税,印度政府希望通过提供对美关税优惠换取美关税让步。据印方内部评估,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对等关税”将影响87%的印对美出口商品,总规模高达660亿美元。矿物燃料、机械、锅炉和电气设备等印对美出口主力商品首当其冲,以及汽车、医药等印优势产业也难逃波及。为尽可能降低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对等关税”冲击,莫迪政府希望以“对美专项关税优惠”换取美豁免。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大幅下调约55%自美进口商品的关税,总价值超230亿美元(当前关税率处于5%至30%区间)。二是下调杏仁、开心果、燕麦、藜麦等美对印出口农产品的关税。三是分阶段下调汽车进口关税(当前关税税率超100%)。四是取消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的35种商品,用于制造智能手机的28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分析指出,尽管美对印极限施压刺激莫迪政府进一步对外开放,但全面削减关税政治代价过高,莫迪政府在这一选择面前仍犹豫不决。

NEWS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2025年度报告封面。图源:USCIRF

《印刷报》、路透社3月26日报道,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USCIRF)发布2025年度报告,批评印宗教自由状况持续恶化。报告涉印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指控莫迪及印人党2024年竞选活动期间散布针对穆斯林及其他少数族群的“仇恨言论”和虚假信息。二是指责莫迪政府进一步压制包括海外锡克教徒在内的宗教少数群体。对此,USCIRF向美政府建议:一是根据美《1998国际宗教自由法案》,将印认定为“侵犯宗教自由”的“特别关注国家”(CPC)。二是对印特务机关研究与分析局(R&AW)、该机构前外勤特工维卡什·亚达夫(Vikash Yadav)实施针对性制裁:美司法部指控亚达夫为暗杀锡克教分离主义领袖潘农的主谋,其在事发后遭R&AW解雇)三是提请美政府重新审查包括MQ-9B无人机在内的对印军事订单,评估其是否可能被用于“侵犯宗教自由”。对此,印外交部发言人贾萨尔3月26日回应称,该报告“带有偏见和政治动机”,是“对印的蓄意诋毁”,而USCIRF“才应被列为‘特别关注实体’”。

NEWS


图源:《日经亚洲》

《黎明报》《日经亚洲》326日报道,巴基斯坦多地爆发大规模集会和抗议游行,反对联邦政府在旁遮普省乔利斯坦沙漠地区开凿运河。据悉,新运河计划是联邦政府“绿色巴基斯坦倡议”(GPI)下的大型项目之一,该倡议旨在推广集约化农业吸引外国投资者、提振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出口。然而,该倡议下最新获批的乔利斯坦运河计划却遭遇严重阻力。一是位于下游的信德省认为该项目严重损害该省水资源权利,冲击传统农业。联邦政府执政联盟成员之一、以信德省为主要据点的巴基斯坦人民党(PPP)主导该省的抗议活动。二是巴左翼力量认为该项目将引发严重生态灾难,包括巴著名左翼政党人民工人党(AWP)就将该项目称为“对自然和土著民众的‘殖民掠夺’”。三是旁遮普省农民团体在人民正义党(HKP)带领下响应信德省抗议活动,反对联邦政府以牺牲小农、边缘农民为代价推广集约化、商业化农业。四是环保团体质疑新运河的必要性,认为运河开发将对下游生态环境、城市供水造成严重影响,并提出该项目未遵循法律程序、征求公众意见。分析指出,盟友反对、反对党联合等新情况迫使夏巴兹政府调整政策,因为固执己见恐面临联盟散伙、政府垮台风险,导致巴陷入新一轮动荡。

NEWS


2014年以来,印政府激励措施及建设速度。图源:《印刷报》

《印刷报》3月26日报道,印近700个公路项目延误,原因包括征地纠纷、路建造许可延误、承包商财务困境、环境监管审批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3月25日,印公路运输和高速公路部(MoRTH)向议会提交关于2025-26财年拨款需求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全印共697个公路项目进度滞后。数据显示,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哈里亚纳邦延误项目最多,分别达85、40、21个。报告强调,印公路项目延误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征地纠纷导致35%项目延误。由于土地记录不准确、当地利益相关方抵制、补偿谈判长期处于僵局,公路项目难以推进。二是获得“道路建造许可”困难导致30%项目延误,尤其是立交桥(ROBs)、地下通道工程的许可更难获得。三是承包商因投入成本上升、政府付款延迟、信贷渠道收紧等原因陷入财政困境,导致项目推迟。环境、监管审批时间过长导致经过森林、生态敏感区的项目延误。

本期编辑:贾丽豪

本期审核:江怡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印国防工业大崛起?美国居然是印军火最大购买国…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