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嘴瓢 校对/李蓉婳

在教育浪潮中,每一次改革政策的调整都备受瞩目,尤其是中高考改革,直接关系到万千学子的升学之路。

近日,长沙市教育局公布了2025年长沙市中考、中招制度,从多个方面对中考中招制度进行优化调整,为长沙教育格局带来新的变化,其中有两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从2025年开始,长沙中考科目从10门缩减至8门,初二年级生物、地理调整为考查科目,这一举措直接减少了学生的计分科目;此外,从2026年开始,中考体育分值由原来的40分提高到50分,中考总分由 700分降至630分。



那么,既然地理、生物退出长沙中考计分科目,是不是意味着不作为高中录取的依据了?

并不是,虽然地理生物不计分,但成绩会以 A、B、C、D四个等级呈现,作为高中录取的入围依据。

话虽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担心地理和生物这两门学科会逐渐边缘化,甚至会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衔接和人才培养。



虽然在以前的中考,地理和生物学科在初一、初二年级学完课程,但仍会按照一定比例纳入中考总分,所以学生还是会重视,但如今只按照等级计分,学校和学生对这两门科目的重视程度将断崖下跌。

第二,自2025年起,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网友们纷纷表示,难道长沙市高层次人才的子女不用参加中考,想读哪所就读哪所高中?四大名校随便进?这样的中考改革,是否有违教育公平?



事实上,所谓的“高层次人才”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笔者查阅《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发现,长沙市高层次人才一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具体如下表所示:



显然,在四类高层次人才中,A、B两类人数是最少的。

像中科院院士以及矛盾、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这类人才比较稀缺,贡献也大,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没什么问题,但 “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以及 “长沙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年薪50万元以上的高级经营管理和研发人才”为什么可以成为高层次人才?

在今年一月底公布的《长沙市第41批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名单》显示,总共120位“高层次人才”认定名单中,B类有2人、C类有21人,D类有97人,而D类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各大公司的总经理、总裁、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等。



这些D类人才属于年薪超越50万的高薪群体,但是,如果把“高薪资”等同于“高人才”的话,群众们可不买账。



针对大家的疑惑,长沙市教育局官方表示,高层次人才子女实行“单列处理”,不占用普通统招名额。

关于官方的说法,按照笔者的理解,高层次人才子女同样需要参加中考,试卷与普通考生完全一样,但在录取时会有单独的计划,不占用统招计划名额,最终录取时会结合成绩和政策做相应安排。

比如,当地某重点高中统招计划为1000人,若有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报考,其录取不占用这1000人的名额,学校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扩招。



然而,好的高中不仅名额有限,而且对生源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如果基础比较薄弱,那么强行塞到重点高中里面,对学校以及其他学生是否不公平?

关于长沙中考优待“高干子女”的做法,知名媒体人胡锡进也认为:“这样做肯定站不住脚,有违教育公平。”



胡锡进表示,长沙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这中间没有私心,考虑的就是城市发展,但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原则,一些学生家长对长沙市教育局的新规表达反对也是正常的。

老胡还说到:“高中不是义务教育,中考如果有特殊政策,应当面向所有考生,而不该以学生的家长是谁来做区分。”



笔者觉得老胡说得很对,不可否认,各地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会制定各种办法,但这一切办法的前提是不能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

中考和高考一直被视为中国教育最公平的考试,既然如今有大量的民众存在不同的声音,那么就应该积极聆听,最好能做出调整,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对此,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