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谢霆锋相信没有人不熟悉吧,但你能想象吗?那个曾在舞台上甩着电吉他唱《因为爱所以爱》的顶流偶像,如今最常出现在热搜的标签,竟然是 “烤肠大王”!


说真的,第一次看到“谢霆锋卖烤肠4年赚15亿”的新闻时,我差点以为又是哪个营销号在编段子。

毕竟,明星搞副业翻车的例子太多了——陈赫的火锅店被加盟商维权。

欧阳娜娜的“千元浴袍”被骂上热搜。

就连周杰伦的奶茶店也没逃过“价格贵、味道普通”的吐槽。

可谢霆锋这根烤肠,愣是卖成了“国民爆款”,甚至让网友调侃“王菲零食柜要被塞爆了”。


难道只是因为他是谢霆锋?

今天咱就来唠唠谢霆锋15亿生意背后的烟火人生。

从“顶流歌手”到“烤肠大王”,一场蓄谋已久的跨界。

其实谢霆锋的厨房故事,要从他破碎的童年说起。

父母离异那年,16 岁的他蜷缩在空荡的公寓里,对着冷掉的饭菜发呆。


而镁光灯下的星二代光环,也掩盖不了深夜偷吃冷饭的孤独感。

这种对 “家宴” 的执念,像一颗种子埋进了他的生命里。

而他从歌手到演员再到厨师,其实每次的转型,都充满了对 “确定性” 的追逐,也在很早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少年时期替父还债的压力,让他习惯用拼命三郎的姿态证明自己,拍电影不用替身摔断肋骨,做音乐唱到声带出血。


但舞台上的完美,始终填补不了内心的空洞。

直到厨房里滋滋作响的热油,给了他掌控人生的错觉。

2014年,当他带着综艺《十二道锋味》闯入美食圈时,不少人觉得这只是明星的“玩票”。

毕竟,一个摇滚少年系上围裙做饭,怎么看都像综艺剧本。


可谁也没想到,这档节目成了他商业帝国的起点。

节目里,他一边展示厨艺,一边埋下“锋味”IP的种子:锋味曲奇、锋味刀具、锋味实验室……

直到2021年,他和薇娅夫妇公司联手创立“锋味派”,让烤肠生意驶入了快车道,真正把“美食人设”变成了真金白银。


但这里有个细节很值得琢磨:为什么选烤肠?

谢霆锋的团队曾透露,他们调研过速食市场的空白——年轻人既想要方便,又追求“仪式感”。

一根烤肠,既能当零食解馋,又能搭配意面、午餐肉做正餐,简直是“懒人经济”的完美载体。

更绝的是定价策略:109元3盒,单根4.5元,比路边摊贵三倍,又比高端餐厅便宜一半。


这个“轻奢零食”的定位,精准卡住了年轻人的心理:“偶尔奢侈一把不心疼,复购时也不会肉疼”。

而这种 “让普通人吃得起的幸福感”,正是锋味派的商业密码。

流量只是门票,产品才是续命丹。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明星带货全是靠粉丝买单,但谢霆锋的烤肠能火四年,绝不止靠“谢霆锋”三个字。


薇娅团队曾分享过一个故事:第一次试吃样品时,薇娅咬下烤肠后当场皱眉:“汁水不够爆,得重新调配方!”

谢霆锋二话不说,连夜飞回工厂盯生产线,把猪肉肥瘦比例调到3:7,测试了200次扎孔透气性,直到咬下去能飚出“瀑布汁”才罢休。

而在锋味派的工厂里,有个 “偏执狂” 的传说:一根烤肠的肥瘦比例调了 178 次,包装膜厚度精确到 0.03 毫米。

这种近乎强迫症的坚持,源自他对 “被需要” 的渴望。


正是这种“死磕产品”的劲头,也成功让烤肠从“明星贴牌货”变成了有技术壁垒的“爆款”。

更厉害的是背后的供应链布局。

锋味派和江南大学合作研发了-35℃急冻锁鲜技术,让预制烤肠吃出现烤口感。

黑猪午餐肉、方便意面等衍生品也迅速跟进,可以说承包了年轻人的整个厨房。

反观其他明星餐饮,大多停留在“贴牌代工+高价收割”的阶段,产品同质化严重,自然活不久。


而谢霆锋用行动证明:流量能让你红一时,但只有产品能让你红一世。

他的成功能让我们普通人学到什么?

首先一定别迷信“降维打击”,要学会“精准卡位”。

谢霆锋的烤肠能成,不是因为“明星光环碾压同行”,而是找到了一个既需要品牌溢价、又有大众消费基础的市场缝隙。


而我们普通人创业也一样——与其盲目追求“颠覆行业”,不如先回答一个问题:自己的产品,能不能让用户“第一次尝试不犹豫,第二次回购不后悔”?

其次就是别把危机当绊脚石,而是要充实自己品牌故事的素材库。

都知道谢霆锋的职业生涯充满争议:顶包案、离婚风波……


但他总能把负面舆情转化为流量。

比如直播间有人质疑“明星卖货是不是割韭菜”,他一句“我的房子是混凝土结构的”轻松化解,既幽默又暗示“产品质量够硬”。

虽然我们普通人或许没有明星的公关团队,但可以学这种“把短板变长板”的思维。


用户吐槽价格贵?那就强调用料扎实;质疑售后差?那就公开改进流程。

最后就是千万别相信“一个人单干”的毒鸡汤,要能找到合作伙伴才是关键。

因为锋味派的成功,离不开薇娅夫妇的商业操盘。从直播话术设计到供应链整合,专业团队的运营能力才是幕后功臣。

普通人创业,与其幻想“白手起家”,不如先找到互补的合作伙伴。

哪怕你确实有个好产品,也得有人帮你卖出去。


最后我想说谢霆锋4年卖15亿烤肠神话,不仅撕开了娱乐圈“赚快钱”的遮羞布。

更是证明明星副业不该是割韭菜的镰刀,而是用诚意打磨产品的工匠精神。

当谢霆锋在工厂里测试200次烤肠扎孔时,我们这些抱怨“行业太卷”的普通人或许该想想。

我们是真的输给了“资本”和“流量”,还是输给了自己的浮躁?


毕竟真正的成功,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在烟火气里找到自己的坐标系。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你如何看待谢霆锋的烤肠神话?普通人能否复制他的成功路径?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