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月26日,特朗普“战前宣言”,扬言七天后的4月2日,将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

此等规模堪比当年慈禧的“万国宣战”,而如果这项关税政策真的生效,那这一天或许会被载入史册。

不过作为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应该明白这样做会让自己的“客户”人心惶惶,避而远之,届时美国的经济可能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那既然如此,特朗普为何还是打算代表美国,对全球“打响第一枪”?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解放日"

根据特朗普的说法,美国将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而这项"永久性政策"将于4月2日生效,没有任何豁免空间。

白宫幕僚随后补充,预计每年将为美国增加100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推动国会通过一项法案,为购买美国本土生产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贷款利息税收抵免。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显然是为了重塑汽车产业链。

在讲话中,特朗普毫不掩饰地嘲讽了美墨加汽车产业链,称之为"荒唐可笑",暗示要求工厂迁回美国。

市场对此反应剧烈,特斯拉因其本土化生产策略而股价上涨,但其零部件供应链仍面临着潜在的关税威胁。



然而,仅仅一天之后,特朗普的态度似乎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3月27日,他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略显软化,称"对等关税"可能会"出人意料地宽松",但仍强调这一政策将覆盖"所有国家"。

与此同时,白宫内部传出消息,暗示政策范围可能会缩小,某些行业可能会被排除在外。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各国将收到具体的"关税数字",这些数字将参考各国现有的税率、增值税以及汇率操纵等因素。

这一系列举动立即引发了美国盟友的强烈反对,纷纷表态反对这一政策。

而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和本田的股价更是应声下跌



作为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应该明白自己很容易陷入一种矛盾的逻辑。

一方面他希望通过高关税来"惩罚"那些他认为长期"占美国便宜"的国家,另一方面却似乎忽视了这种做法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

从某种程度上说,特朗普的这种行为就像是一个商人在赌桌上孤注一掷。



他似乎认为,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段,他可以迫使其他国家屈服,从而为美国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但他忽视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不过这些道理也算是浅显易懂,那他真的会付诸实施吗?



虚张声势?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确实震惊了全球,但回顾过去,我们不难发现特朗普有着"狼来了"的前科。

3月4日,特朗普在国会演讲前大肆炒作,声称将有"大新闻"发布。

然而,最终的演讲内容却只有空洞的口号,让期待已久的观众大失所望。



类似的情况在今年2月也曾发生过。特朗普对加拿大发出关税威胁,但最终却转向了豁免谈判。

这种政策反复已经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一种常态。

不难看出,这种高关税威胁本质上只是一种谈判策略,是特朗普施压的工具。最终的税率很可能会低于预期。



而且即便特朗普真的想要实施这项政策,他也面临着诸多现实的制约。

美国的汽车巨头们,如通用和福特,它们的海外产能依赖度高达37%-45%。如果关税政策真的实施,这些企业的利润将受到直接冲击。

可以预见,汽车行业协会和共和党的建制派很可能会对特朗普施加压力,要求他缓和政策。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还面临着全球围剿的风险,毕竟欧盟、日本、韩国和加拿大都算是美国的传统盟友,连盟友都背刺,特朗普之后的口碑可想而知。

而如果他们强硬一点,形成了一个"抗美关税同盟",那美国的出口市场将遭受重创。

这对于一个希望"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总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风险。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推测,特朗普可能会采取一种象征性的行动,辅以拖延战术。

另一种可能性是,白宫会缩小政策的适用范围,将重点放在所谓的"肮脏15国"上。

这些国家主要是与美国有较大贸易顺差的国家,如中国、欧盟成员国、日本和韩国等。但即便如此,对于盟友国家,特朗普政府可能还是会附加一些"灵活豁免"的条件,以避免关系彻底恶化。

那么,面对特朗普的这种威胁,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呢?



全球博弈下的"持久战"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中国并非毫无准备。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展现出了强大的反制能力和战略定力。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的报道,中国对美国的棉花进口骤降80%,大排量汽车进口下降70%,甚至出现了LNG进口"40天断供"的情况。

这些精准的打击显示出中国在贸易战中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没有完全切断与美国的贸易往来。

相反,中国同时扩大了对美国大豆和芯片的进口,保持了270亿美元的总额增长。

这种做法既展现了中国的诚意,又保持了必要的压力,可谓是外交和经济双重考量的产物。

所以从长期来看,虽然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但中国已经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抗压能力。

当然,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始终保持警惕。

正如古语所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结语

不难看出,面对特朗普政府可能出台的新关税政策,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无论风浪如何,中国都将以坚定的信心和灵活的策略,在这场国际贸易的博弈中稳步前行。

更何况在这个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只有合作共赢,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参考资料: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媒体:美国对华汽车出口下降70%



环球网-美财长称新关税瞄准“肮脏15”,美对等关税措施的重点被爆更具针对性



新浪财经-全球汽车贸易迎来黑暗时刻 特朗普官宣对进口汽车加征最高25%关税



财联社-特朗普“解放日”将至!高盛喊话美股投资者:别太乐观,系好安全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