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骑手群体日益庞大。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骑手们面临的交通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配送时间紧、任务重,部分骑手为了赶时间不惜违反交通规则,给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在政协孝感市七届四次会议期间

市政协委员张志国提交的

《关于加强骑手从业人员

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备受瞩目

记者探访

3月26日中午12点左右,当时正是下班、放学的车流高峰期,记者分别在城站路与体育路交会处、分丝路与交通大道交会处、交通大道与长征路交会处等多个十字路口观察了1个多小时,这期间就发现有10余位骑手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甚至还有人闯红灯。

市民袁鹏告诉记者,他之前就亲眼看见过一起外卖骑手闯红灯与小汽车相撞的交通事故,觉得这种行为很危险,希望外卖小哥们遵守交通规则。


某平台一位外卖骑手诉苦道,每个单子配送时间固定,送一单是40分钟,有时候单子集中了,送10单的时间也差不多,但取餐、送餐等环节耗时增加,导致时间紧张,不得已会闯红灯。

如果顾客发现订单超时可能会取消订单,取消订单造成的损失由骑手承担。通常一单只赚4块多,若订单取消,不仅白跑,还要赔钱,平台也会相应扣钱。有些配送地点不让外卖车辆进入,只能步行,且楼层高坐电梯耗时,一单耽误的时间会影响身上所有单子的配送时间,时间不够时为避免超时会选择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

委员看法

政协委员张志国认为

外卖骑手交通违法频现的原因,除了骑手交通规则意识淡薄和平台考核机制不合理之外,交警执法和设施保障不足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他说,部分骑手为了追求配送效率,存在闯红灯、逆行、随意变道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平台过于注重配送速度和订单完成量,对骑手的交通安全重视不够。一些平台的考核机制甚至会促使骑手为了追求高评分而冒险违法行驶。虽然部分平台会对骑手进行安全培训,但培训内容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骑手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将培训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驾驶行为中;骑手数量众多且行动灵活,交警在执法过程中难以全面监管。部分骑手在看到交警时会临时改变行驶路线,逃避检查。

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骑手,交警通常采取罚款、批评教育等方式进行处罚。但这种方式往往只能起到短期的震慑作用,难以从根本上提高骑手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城市道路规划未充分考虑到骑手这一庞大群体的通行需求,非机动车道狭窄、不连续,路口交通标识不够清晰明确,不利于骑手安全有序地通行。

委员建议

他建议,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新入职骑手必须通过相关培训考核后才能上岗,在职骑手也要定期参加复训。交警应主动对接平台,对骑手们进行面对面的安全知识普及,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片等形式,提高骑手的交通安全意识;优化平台配送机制。平台应调整考核指标,降低配送速度在考核中的权重,充分考虑到交通状况、配送距离等实际因素,合理设置订单配送时间。


同时,设立安全奖励机制,对于在一定时间段内遵守交通规则、无交通事故记录的骑手给予奖励。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安装智能设备、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交管部门强化监管与教育机制。交警部门应合理调配警力,加强路面执勤,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骑手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采用现场执法与电子警察抓拍相结合的方式,对多次违法的骑手,除依法处罚外,及时通报平台采取限制接单等措施。同时,与平台合作将交通违法记录纳入个人信用体系,提高违法成本。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李恒 通讯员张潇遥

制作:湛开丛

校对:徐文

责编:徐文

终审:朱霞

出品:孝感市融媒体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