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旦 摄
中国的古建筑数山西,山西的古建筑数晋东南。3月27日,临汾市摄影家协会的部分会员和尧都区老年大学摄影班的部分学员,驱车来到晋城市的沁水县,探寻拍摄一座藏在大山深处的古村落“窦庄”,沁水县摄影家协会梁光荣老师做摄影指导。
张旦 摄
窦庄古建筑群,又称窦庄古城堡,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豆庄村 ,始建于明代天启三年(1623年),现存古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 。
张旦 摄
窦庄古建筑群西依榼山,三面环水,有38个较完整的院落,还有庙宇、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城墙、城门楼、牌坊、店铺和大量的碑刻等。
张旦 摄
其中佛庙主殿及配殿为元代遗构,其它多为明、清建筑。窦庄古建筑群脉络清晰,特色鲜明,开启了乡村城堡建筑的先河,是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建筑的代表作,为研究当地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俗民风提供了重要物证。
张旦 摄
2006年5月25日,窦庄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旦 摄
宋代,窦氏为避战乱,由陕西扶风迁徙到端氏县(今沁水县),在端氏县沁乡西山下营造窦氏先冢。元祐八年(1093年),窦氏家族在先冢东侧兴建窦府,并划拨西曲里(今曲堤村)给土族张姓(当地贫民)为其先冢守墓。
张旦 摄
明代中后期,张姓家族势力超过窦氏。天启年间,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天启三年(1623年),张五典告老回乡后开始构筑窦庄城堡。天启六年(1626年),张五典病故,其儿媳霍太夫人主持营造。崇祯二年(1629年),窦庄城堡修建完成。
张旦 摄
窦庄古建筑群,西依榼山,三面环水,东西、南北各长500米,修筑城墙2000余米,整体布局呈万字形,现存古建筑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 [3],内部没有十字街,只有一条大的丁字街和几条小丁字街。街道与城墙交接处设城门楼,共建有八座城门楼,加上尚书府所修“瓮城”,合称“九门九关” [15],与北京城格局相仿,因此有“小北京”的称谓 。
张旦 摄
街道两旁是“四大八小”二层四合院,有尚书府、窦氏宅院、常家大院、贾家大院、旗杆院、南门里院、当铺院、世进士第、商铺等,院子里的建筑多为三层结构,有地下室。楼梯设在门侧或院子里的某一个角落,楼梯的走向不是在一个方向层层向上,而是每走过一层,就调换一个方位。院落二层设置过街楼道,明隔暗通,互相串联,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张旦 摄
窦庄古建筑群原有城墙周长约2000米,高约12米,墙头宽约1.5米。城墙下为条石,上为青砖,内添砖、土。四角筑五层碉楼,八面设窗。东、西、南、北有四个大城门和四个小门。大门外有瓮城。城外绕墙设置藏兵洞,每洞容五人藏身。部分城段修有暗道。现存南门、小北门 。
张旦 摄
2013年,耗资7000万元,修缮66处院落,整治周边环境,使整个古建筑群形成规模,连成一片,成为晋东南地区的最美古村落之一。
张旦 摄
由于当天天气状况不佳,加上拍摄时间短暂,没能拍出精品大作,大家相约,随后还来,再拍沁水的古建筑。
张旦 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