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探客纪
创作团队 | 千城记
撰文| 雨 霏
编辑 | 闻 静
很少有这样一座城,兼具传奇的人文和历史,看史、看文、看人、看景、看热闹,皆有所得,这便是绍兴。
绍兴地图(图源@天地图)▼
在绍兴8274.79平方公里土地上,总长10887公里的6759条河流,纵横交错,从空中俯视,绍兴宛若一座漂浮于水上的城市。
水养育着绍兴,古老的运河穿城而过,河水波光粼粼,流淌着绍兴千年的故事。
绍兴地形图(图源@天地图)▼
如果真的要探寻绍兴千年的故事,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小黄山文化便已开始,9000年前就有居民在绍兴狩猎、农耕。
“古有三圣,越兼其二”所说之地便是绍兴。原来上古先王虞舜、夏朝开国君主大禹都在绍兴留下足迹,虞舜是避丹朱之乱来到绍兴,而大禹相传本就是绍兴人氏,他在绍兴会稽山娶妻、封禅、计功、归葬。
在绍兴“看人”可不仅仅只有上古先王,属于绍兴的传说也只是刚刚开始。
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在绍兴建都,历经数任君王的兴建,迎来了一位胸有大志的君主勾践。
勾践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不满偏于一隅,立志称霸中原。他能力强、眼光锐,慧眼识人。不仅任用了文种、范蠡等高层次关键人才,还网罗了陈音、越女、计倪等专业技术型人才。
不过勾践还是操之过急,有些轻敌的他妄图攻打吴国,不想却被困于太湖的一个小岛,兵败于吴王。
在那个“士可杀不可辱”的年代,勾践却能不顾世人的眼光以“请为臣妻为妾”为条件,留得性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于会稽山,这一忍便是20年,好在霸业终成。
勾践不仅成就了霸业,也同样成就了绍兴。
勾践在战败被俘、受尽屈辱之后,回到越国,决心复兴国家,以吞并吴国。他采纳了大夫范蠡的建议,先后筑起了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这两座城池构成了如今绍兴古城的雏形。
得益于勾践的慧眼识人,范蠡将绍兴建成易守难攻的“一圆三方”之城,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虽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因而绍兴古城又称“蠡城”。
浙江省绍兴柯岩风景区,图片较大,建议横屏欣赏(图源@摄图网)▼
也许上天对这座城市过于偏爱,这里不只有赤胆英雄,亦有娇柔美人,西施也是绍兴人氏,不知这片土地又留有多少她与范蠡的浪漫足迹呢?
古人讲究风水,绍兴理当是古人所谓的风水极佳之地。不然秦始皇不会下令挖掘越王祖陵、遣散越国子民,更不远千里,亲自前往绍兴登会稽祭大禹,置“会稽郡”,对绍兴的重视可见一斑。
而绍兴也确实值得秦始皇如此下苦功,绍兴不止山灵,人也灵。这里“士比鲫鱼多”,是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文脉不断、名人辈出。
在整个会稽郡时期,名士百花齐放,东汉辩论家王充,东晋政治家谢安,隋唐名将杨素,文学家马臻、谢灵运争相绽放。
名士中,尤以东晋“书圣”王羲之最为知名,他在绍兴兰亭所创的《兰亭集序》也是当时绍兴风土人情的快意写照。
绍兴兰亭的人文故事确实精彩,相传勾践在兰渚山下遍植兰草,汉朝时又在此地设驿亭,故名“兰亭”。
王羲之感念此地空谷幽兰,甚为喜爱,常与友人流觞曲水,饮酒赋诗。《兰亭集序》便是他与41位友人的诗赋杰作,所以兰亭墨香四溢。
从秦始皇设立会稽郡开始,“会稽郡”一名一直延续到唐朝。直到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取至“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意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绍兴由此得名,这份美好的祝福也一直伴随着绍兴。
绍兴诸暨五泄景区(图源@摄图网)▼
时间来到明清时期,这时候的名人名士则更加有趣了,那便是影视剧常常夸赞的绍兴师爷。
绍兴之所以盛产师爷,还真是得益于绍兴浓郁的历史文化。要知道在越国的时候,越王勾践就是依靠文种、范蠡、计倪这些谋士灭吴称霸的,这种谋士精神也潜移默化的成为绍兴人心中的职业向往。
后来西晋灭亡,晋室南迁,这次迁徙之重要史称“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汉族南迁和多民族融合”,致使绍兴“俗尚风流而多翰墨之士”。加之后期南宋的经济南移影响,名士更多了。
绍兴人呢,本身又能言善辩,久而久之绍兴师爷誉满天下,清朝时甚至还流传着“无绍不成衙”之说。
一组数据告诉你绍兴的有才之士何其多,曾有人统计:从顺治三年到乾隆三十九年(1646-1774)绍兴府的举人数量多达656人,竟占全省总数的15.5%。
绍兴人不仅有才,更有风骨。这片土地孕育的人物,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鲁迅,这位立志改变国人封建思想的文学巨匠,便成长于绍兴。漫步在他的故乡,百草园的童趣、三味书屋的成长印记、闰土与祥林嫂的雕塑、孔乙己的茴香豆,都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鲁迅展开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
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图源@摄图网)▼
而绍兴的名人远不止鲁迅。巾帼英雄秋瑾、学界泰斗蔡元培、科学先驱竺可桢,乃至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都与绍兴有着深厚的渊源。在这座8.3平方公里的古城里,历史触手可及——周恩来祖居、鲁迅故居、青藤书屋、辛亥革命遗址等27处遗迹,以及沈园等73处文保单位,无不诉说着绍兴的厚重底蕴。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先烈的热血与智慧。在绍兴,“看人”如观史,“看景”如读诗,“看史”更是一场心灵的震撼——真的看不完,也品不尽。
绍兴仓桥直街(图源@摄图网)▼
绍兴不乏老街古巷,青石板路上残留着青苔,斑驳的木门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声响。每一条老街都仿佛藏着一段温情的岁月,见证着绍兴的悠悠历史,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全部记忆。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老街古巷里铃声、车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浓郁的市井气息,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
而最令人回味的,莫过于那些在街巷间回荡的美食:被誉为"液体蛋糕"的黄酒,鲜美可口的醉虾,滑嫩醇香的糟鸡,再配上悠扬的越剧小曲,千年的岁月与古老的传说仿佛都在这一刻重现。
绍兴臭豆腐(图源@摄图网)▼
绍兴的美食不仅美味,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比如臭豆腐的由来,就要追溯到越王勾践的故事。相传勾践兵败后为取得吴王信任,不惜尝粪表忠心。百姓感念其隐忍,便制作臭味食物遥相呼应,臭豆腐由此诞生。
在众多老街中,安昌古镇尤为特别。这座始建于明弘治二年的古镇,曾吸引各地富户来此定居,留下了百余座各具特色的台门建筑。漫步其间,树木、房屋与小桥倒映水中,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水墨画。
绍兴古镇安昌全景(图源@摄图网)▼
如果说老街是绍兴的历史,那么水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绍兴因水而生,依水而建,清澈的河水如同无瑕美玉,将整座城市装点成"一部漂在水上的书"。
绍兴安昌古镇廊棚下的餐馆(图源@摄图网)▼
穿梭城区时,独具特色的乌篷船是最佳选择。乌篷船有趣的很,船身为木舟,娇小玲珑,两头尖翘起,船舶覆盖着半圆形船篷。坐在船席上手搁船舷,聆听船夫悠扬的唱腔,欣赏古色古香的房屋与老街,还能观赏那一座座从上方穿梭而过的绍兴古桥。
绍兴乌篷船(图源@摄图网)▼
绍兴不只是水乡,也是桥乡,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这古桥不但有景,还连接着绍兴大大小小的老街小巷,会祖桥、姒家桥、庙下桥、八字桥、广宁桥、题扇桥、宝珠桥……看点多、种类多、历史多、文化多、故事自然多。
桥乡绍兴东湖美景(图源@摄图网)▼
比如广宁桥,相传此处本是无桥之地,淳朴乡民集资建桥,来往百姓受惠颇多,故而得名。
题扇桥得名就要感谢王羲之。相传,王羲之每次过一座小桥,总能看见一位老人家守着扇摊,满面愁容,心善的王羲之便在老人家的扇子上提名,使得老人多赚了不少银钱,这座桥就名为题扇桥了。
鲤鱼桥更是有趣,相传旧时每年春汛,城外的鲤鱼便纷纷游到此处,鲤鱼桥也就由此得名了。
据统计绍兴现存的古桥多达600多座,对比有名的威尼斯足足多了5倍,可谓是“东方威尼斯”。不到绍兴,不识古桥,岁月流淌仍未消散绍兴的古韵,绍兴不愧是活脱脱的“古桥博物馆”。
水乡小巷多,人家尽枕河,也许绍兴更应该被称为“古文化的博物馆”。这里,少了一份城市的喧哗,多了一份鲜有的恬静,山水间便是怡然自得,正是绍兴的美好之处。
【参考资料】
1.2012-03-19绍兴政务网《绍兴水利基本情况》
2.2022-10-25中国网 冯建荣《舜者,圣也!》
3.《吴越春秋》时代文艺出版社 东汉绍兴赵晔著
4.2020-07-22绍兴政务网《绍兴古桥群》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