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福州3月28日电 上午10时30分,一辆满载3000余吨巴西铁矿石的49501次列车从福建可门港铁路支线可门Ⅲ场装车区驶出,标志着全国首条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线正式投入运营。


3月28日,全国首条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线正式投入运营,49051次列车在福建可门港铁路支线可门Ⅲ场装车区整装待发。成俊 摄

据了解,此次投入运营的线路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重点项目,将原有可门港铁路支线从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的20万吨级泊位延伸至30万吨级泊位。该线路创新采用的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机系统融合了绿色低碳、高效环保、智能精准等技术亮点。

在运输方面,改变传统的内燃机机车取送车和牵引装车模式,由电气化机车取送车、移动式装车机装车,实现零排放的绿色低碳目标;在装载方面,改变过去汽车移场装载机装车模式,实现斗轮机取料、皮带机送料和装车机装料,并采用智能远控和自动化全流程封闭运行,实现多机协同高效环保作业。通过全流程作业监控和数据反馈,实现自动化稳定取料、送料,确保高效精准配载。

“与传统装车系统相比,我们设计的装车机系统可以实现电气化双股道下的多品类散货装车,最大装车能力可以达到4000t/h。”据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设计负责人黄飞介绍,在非电气化铁路专用线,列车需挂换内燃机车将货物运输至目的地,而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机系统上线后,电力机车就可以直接牵引列车进出,减少以往内燃机车调车作业环节。

“货物装载完成后,电力机车可直接开进厂区,将列车送至目的地,无需换挂内燃机车。这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货物运达时效。”可门站站长吴振兴表示。


3月27日,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机在福建可门港铁路支线可门Ⅲ场进行装车作业。陆逸 摄

货运列车在装运煤炭、铁矿等散货之前,需要在港口专运线上进行检漏堵漏工作,以防货物在运输途中外泄。双股道装车的创新设计则很好地实现了货运列车“边装边检”,进一步提升铁路装车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进车后,在一股道装车的同时,另一股道可以相应进行检车堵漏等辅助工作,相较单股道作业,效率大大提高。”黄飞表示,在双股道装车线上,五十辆编组的车大概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满载装运。

保障装车机在接触网下安全作业,是该系统电气化与移动式结合的首要关键技术难点。黄飞称:“设计需要保障接触网隔离开关和装车机以及调度监控的安全联锁。其次,装车机设备要满足接触网下限高要求,装车臂架伸缩长度满足两股道装车,此外还要特别考虑台风等恶劣天气、装车机设备自身结构稳定和安全等技术要求。”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国铁南昌局、福州港务集团、中土集团福州设计院等多个单位和部门通力配合,多次就线路设计、运价政策制定、运力保障措施、货源组织安排、安全调度管理等具体工作进行协商。同时,在试运行期间,多个部门联合攻关,依次增加载重等级测试系统性能,保障系统满足正式运营要求。

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运行处干部李楚君表示:“2024年,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进出福建省港口的集装箱达19.79万标箱,同比增长20.7%,大宗散货达2721万吨,同比增长6.4%。”下一步,铁路部门将持续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深化与港口企业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铁海联运优势,将服务范围从沿海地区辐射至更多内陆地区,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金语萱)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