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在这片红色大地,燕赵儿女凭借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与炽热的爱国情怀,谱写了众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开国大典》《地道战》《小兵张嘎》等佳作,生动展现河北革命斗争历史,于红色电影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 “资源库”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红色河北” 新媒体平台推出 “红色电影里的河北” 系列专题。让我们紧跟红色经典电影步伐,打卡河北红色圣地,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
“我记得李大钊先生曾经说过:‘斗争就会有牺牲,没有斗争就不会有胜利’”“我们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电影《台城1923》中,安平县台城村爱国青年弓仲韬,受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积极影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该片主要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即“两个第一”诞生的艰辛历程。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卡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体会《台城1923》中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救亡图存的坚定信念!
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
安平县是革命老区。安平县台城村弓仲韬于1923年和1924年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台城村特别党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安平县委,开创了中国农村党建的先河。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好“两个第一”这一宝贵资源,安平县于2002年兴建了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后于2010年扩建,2017年与2022年进行了改造提升,现纪念馆占地面积共6160平米。展览区域划为“播火台城 开创先河”“燃亮安平 辐射周边”“发动群众 燎原冀中”“浴血奋战 夺取胜利”“艰苦奋斗 改革创新”“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六个展区。展陈设有壁式景观、立体造型、全息影像等结构语言和圆雕、浮雕等艺术呈现形式,表现手法丰富。同时,纪念馆外布设革命主题广场、绿化景区和必要的附属设施。
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示范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累计接待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学习参观者200万余人次。
打卡地推荐
打卡地之一: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衡水市安平县东黄城镇台城村。主展馆外观设计由党徽图案引申而来,室内展陈大量使用声、光、电、多媒体、场景复原等现代展陈手段,既提高了教育效果,又增强了互动功能。展览面积901平米,展线长度267米,展出图片资料600多幅,实物200多件。
打卡地之二:纪念馆序厅
进入序厅,首先看到的是李大钊与弓仲韬握手的雕像。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党的工作。1922年和1923年,安平县任庄村李锡九、台城村弓仲韬,先后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受李大钊派遣,相继回到安平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弓仲韬于1923年8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台城特别支部,弓仲韬任书记,直接受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领导。台城特支的建立,开创了党把支部建在农村基层的先河。
打卡地之三:革命主题广场
广场以安平地图为轮廓,把安平县城(冀中根据地的中心)、台城(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任庄(李锡九家乡)、敬思村(安平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地)、报子营(冀中子弟兵的母亲李杏阁的家乡)等发生过重大事件或产生过重要人物的地点进行标识和简要说明,让参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安平县为民族的解放作出的贡献之大和付出的牺牲之多,同时这些地点也象征安平大地上的星星之火。
打卡地之四:雕塑园
院落东南角为绿化景观,以起伏的绿地象征安平大地的无限生机。在绿地中央,设置以党旗和火焰为基础图案的红砂岩雕塑《燎原》,与革命主题广场的“星星之火”相呼应。
转载请注明来源红色河北。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hshbxc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