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青网报道,有外媒记者提问,美国财政部宣布,将中国山东省一家炼油厂列入制裁清单,理由是这家炼油厂采购了来自伊朗的原油。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一贯反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美国应当停止干扰破坏中国和伊朗正常的商贸合作,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美国(资料图)
除此之外,美国FBI突然挂出了一张非常特别的全球通缉令,在这张全球通缉令当中,特意标明悬赏1500万美元,抓捕一位中国公民,而这位公民叫做刘宝霞。美国方面给出的官方罪名叫违反出口管制,简单而言,就是美国所规定的高科技零件是不允许卖给伊朗的,美国方面坚称刘宝霞将美国的高科技零件违法出售给伊朗,协助伊朗的恐怖组织对美国造成侵害。
刘宝霞出生于1981年9月,现年45岁,来自山东潍坊市,曾是一名外贸采购经理,她不仅精通汉语、粤语,还能够流利地使用波斯语。刘宝霞的职业背景曾经相对普通,她从事的是外贸采购工作。根据美国司法部门的指控,刘宝霞涉嫌通过第三国中介公司,非法将美国出口管制的电子零件(包括军用零件和无人机相关物资)走私至伊朗。
美国声称,刘保霞的走私行为“严重威胁中东安全”,甚至“改写了地缘政治格局”。但细究指控内容,所谓“出口管制物品”多为商用电子产品,例如无人机配件和芯片。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科技产品集散地,许多物资通过该国转运至也门、黎巴嫩等地,美国将这种正常的国际贸易行为冠以“威胁国家安全”之名,被外界质疑为政治操弄。尤其在中美博弈加剧、美国频繁制裁中伊贸易的背景下,这一悬赏更显针对性。
美国FBI(资料图)
这次事件的核心 —— 陀螺仪芯片,其实就是民用级别的。而且伊朗通过第三方采购然后改装,这在业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FBI 却揪着刘宝霞不放,实在是没道理。这场闹剧背后,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美国老是打着各种旗号,到处制造 “威胁论”。这次对刘宝霞的指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合理。美国这么做,到底是为了维护所谓的 “国家安全”,还是另有企图呢?
此次针对刘宝霞的通缉行动,不能排除有人为了获得丰厚的赏金而采取极端手段,甚至可能存在情报机构在背后暗中介入的情况。需要关注的是,美国此类悬赏行动通常伴随情报渗透。因此,此次悬赏令是否背后隐藏着情报战的痕迹,值得持续关注。美国此次发布的悬赏令在国际法的框架下引发了广泛争议。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各国应遵循“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而美国仅凭自身国内法对一名中国公民发起全球通缉,显然体现了浓厚的单边主义倾向。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一番公开讲话引发了热议。他表示,“我个人认为,最好还是与美国进行对话”,但紧接着又强调,由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反对,伊朗不会与美国谈判。佩泽希齐扬作为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自然倾向于与美国对话。然而,伊朗的最高权力并不在总统手中,而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那里。哈梅内伊是保守派的旗帜人物,他对美国的敌意根深蒂固,认为美国是“大撒旦”,谈判只会让伊朗陷入被动。因此,佩泽希齐扬的“对话论”一出口,就触碰了保守派的红线。
特朗普(资料图)
观察最近美军在波斯湾的动向,这出戏可能还有续集。第七舰队刚派了驱逐舰闯台湾海峡,五角大楼又宣布向卡塔尔增派F-35中队。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要把中东和亚太两盘棋搅合成一锅粥。不过看中方的回应,从抗议升级到实弹演习,明显不吃吓唬这套。说到底,美国这套"通缉令外交"暴露了霸权焦虑。眼看着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自己那套胡萝卜加大棒不灵了,只能变着法刷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