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凌晨,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军用机场突然响起警报,紧接着,天空被无数乌克兰无人机的声音占据。消息称,这次袭击动用超过100架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形成一次大规模的集中攻击。俄罗斯的防空系统立刻启动,雷达屏幕上布满光点,让指挥官感到棘手。

防空部队紧急行动,行动结束后,通报说一共击落54架无人机。但是,还有一部分无人机突破防御,直接击中基地的关键设施。恩格斯机场是俄军战略空军的重要基地,长期驻扎着图-160"白天鹅"和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这些轰炸机是俄军对乌克兰城市进行远程打击的主要工具。

袭击发生后,有人看到机场方向火光冲天,凌晨的爆炸声格外刺耳。更让人震惊的是,爆炸形成的气浪看起来像蘑菇云,几公里外都能清楚看到。爆炸从凌晨持续到上午,浓烟一直没有散去。乌方消息说,这次行动不仅瘫痪机场的部分设施,更炸毁一个重要的弹药库,这会直接影响俄军近期的空袭能力。

乌军通过打击俄罗斯本土的战略目标,向对方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乌克兰有能力威胁俄罗斯本土的安全,战争的代价需要双方共同承担。有分析认为,这表示冲突升级到一个新的阶段,乌方在战术上突破对方的底线。

在乌军袭击恩格斯机场后不到24小时,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靠近乌克兰边境的苏贾天然气计量站也遭到袭击。库尔斯克州紧急情况部门说,3月21日凌晨,多架乌克兰无人机一起行动,对这个能源设施进行打击。

这次袭击没有像恩格斯基地那样出现蘑菇云,但引发的大火同样非常严重,火焰照亮夜空,从别尔哥罗德州到苏梅州都能看到。火势蔓延迅速,当地消防队很难快速控制。

乌克兰总参谋部随后发布简短的声明,称对俄军进行"有战略意义的有力打击",但没有详细说明具体目标。有分析说,袭击苏贾天然气计量站可能有更复杂的战术考虑。这个站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重要枢纽,也是俄军可能发起"管道突袭"战术的地方。乌方这样做可能是为防御,提前炸毁可能被对方利用的管道系统,而管道中残留的易燃气体导致如此大规模的燃烧。

能源基础设施成为军事打击目标,说明冲突已经从军事对抗扩大到能源安全领域,这对能源紧张的欧洲来说,肯定不是好消息。该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可能会受到长期影响,加剧欧亚能源市场的不稳定。

要理解俄罗斯本土接连遭受袭击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地理和军事角度来说,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战略目标分布广,即使部署先进的防空系统,也很难完全覆盖。俄罗斯国防部近期的数据显示,两天内就拦截一百多架乌克兰无人机,但还是有漏网之鱼成功突破。

防空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也不少。低空小型无人机雷达反射面积小,飞行高度低,速度慢,使得传统防空雷达很难有效探测和跟踪。此外,当大量无人机同时来袭时,即使是S-400等先进防空系统也难以同时应对,这种“蜂群”战术是乌军最近频频得手的原因。

从政治层面来看,泽连斯基政府现在加大对俄罗斯本土的打击力度,背后有很多战略考量。因为美国新总统上台,乌克兰获得的军事援助可能会减少。所以,通过打击俄罗斯本土的战略目标,泽连斯基想激怒对方,迫使对方采取可能被视为过激的军事行动;同时,也是为增加自己在对方眼里的价值,展示乌克兰在地区安全中的重要性。

有人认为,泽连斯基的这种做法很像一场“胆小鬼游戏”——不断挑战对方的底线,迫使对方在退缩和升级之间做出选择。但是这种策略风险很大,一旦失控,可能会导致冲突升级,甚至引发更大的地区不稳定。

在连续袭击俄罗斯本土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3月22日召开国防安全委员会会议,会后宣布一项重要的军事技术突破:乌克兰已经完成射程可达1000公里的"远程海王星"导弹试射,并计划立即投入使用。

这种新型导弹系统是在西方技术支持下,由乌克兰本土军工企业研发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射程几乎覆盖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全部战略目标。泽连斯基展示试射视频,导弹发射后准确击中远海目标,引起广泛关注。

如果"远程海王星"真的像乌方说的那样可靠,那会对俄罗斯本土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特别是莫斯科、圣彼得堡等重要城市以及周边的军事设施,都会在其打击范围内。这种战略威慑能力的获得,可能成为乌克兰未来谈判的重要筹码。

乌克兰国防部官员说,新型导弹系统的部署会改变现在的战场形势,迫使俄军将更多防空资源投入到本土防御,从而减轻前线乌军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对俄方的后勤补给线进行远程打击,切断其战场补给通道。

从袭击本土目标到部署远程导弹系统,乌克兰军方显然在努力增强自己的战略威慑能力,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和战术创新,在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改变战场局势和谈判形势。但是,这种策略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还要看俄罗斯的反应以及国际形势,特别是美国新政府的政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