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算切掉子宫,我也无憾了!”
抱着刚出生的健康宝宝,李女士热泪盈眶。谁能想到,三年前,她还是一名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医生委婉告知她可能永远无法成为母亲。但这三年半的艰辛奋战,使她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生命。
患癌=失去生育权?
2019年初春,李女士颤抖着将检查报告递到医生面前,“宫腔占位”四个字打破了她新婚的甜蜜喜悦。经历了三年半的孕激素治疗,2022年复查结果显示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不典型增生”进展为“子宫内膜癌”。按照常规的治疗方案,妇科医生建议她考虑切除子宫,但这也意味着她将永远失去孕育孩子的机会。
“要孩子还是要命?”面对这个残酷的选择,许多患者只能无奈放弃做母亲的梦想。然而,李女士内心对做妈妈的渴望从未熄灭。
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到确诊为“内膜局灶癌变”,李女士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经历了八次宫腔镜检查及治疗,每一次宫腔镜检查都对她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瑞金医院多学科团队助力
在迷茫中,李女士来到了上海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孕前安全评估MDT门诊”汇聚了妇科、产科等专家,共同为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方面严密观察内膜病变,另一方面保护她的生育能力。
从2022年8月起,李女士开启了长达五个月的“癌变清除战”。她接受了四次“闭经针”注射,抑制雌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病灶,经过两次宫腔镜检查以及内膜病理检查,病情得到了完全缓解。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李女士卵巢储备功能较差,且体重超标,而之前的四次“闭经针”治疗也带来了许多后续影响。在关键时刻,徐步芳主任医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为她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促排方案。
在最后一次“闭经针”注射后的四周,团队启动了“超长方案”促排卵。初期并不顺利,经过五天的用药后,李女士的雌激素水平仅徘徊在6-7pg/ml。徐医生果断调整方案,停用来曲唑,并继续促排五天,雌激素水平升至15pg/ml,但仍不理想,李女士焦急万分。
徐医生一边调整方案,一边安慰李女士。经过六天的努力,卵泡直径和雌激素水平逐渐好转。促排卵第24天,各项指标达标,医生果断进行“触发”。最终,团队共获卵7枚,移植了一枚4BA新鲜优质囊胚,并冻存了2枚胚胎。移植后第9天,李女士的血β-HCG值达到182mIU/ml。
最终,在生殖医学中心徐医生及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李女士平稳度过了37周的孕期,顺利诞下了一个健康宝宝!手术室内所有人都感动得泪流满面。“谢谢你们让我做了妈妈,现在就算切除子宫,我也再无遗憾!”
专家提醒:癌症≠失去生育权
李女士的经历为许多因癌症或其他疾病面临生育困难的女性带来了希望。为了帮助更多这样的特殊女性群体,上海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自2020年开设了上海首家“孕前安全评估MDT门诊”,汇聚了妇科、产科、内科、外科等领域的专家,提供一站式安全评估和指导,帮助高危患者勇敢追逐自己的生育梦想。
专家提醒:癌症≠失去生育权
1.不要轻言放弃:确诊癌症并不意味着生育之路的终结。如果您有强烈的生育意愿,一定要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各种利弊。
2.选择权威医疗中心:具备肿瘤生育力保护资质的医院和专业团队,才能为您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3.多学科团队支持:高危孕妇在孕期不仅需要随访肿瘤控制情况,还需要科学全面地评估母胎安全,多学科协作管理有助于降低风险,确保母婴平安。
撰文:夏兰 张子晴
门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