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约秘书长吕特在波兰的演讲台上反复强调“不要单干”,但台下欧洲官员们的表情却很有意思,写满了怀疑。
就在两周前,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公开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而特朗普政府刚与俄罗斯达成乌克兰和平协议框架,却将欧洲排除在谈判桌之外。一切的一切都能看出美国已把大刀挥向欧洲。
而美欧之所以变成这样,实际上是美国从未将欧洲视为非平等伙伴。俄乌冲突初期,美国一边鼓动欧洲切断俄罗斯能源供应,一边以4倍高价向欧洲兜售液化天然气,仅2024年就让美国能源巨头多赚取超800亿美元;冲突后期,美国更要求乌克兰交出东部矿产开采权,甚至试图绕过基辅直接与俄罗斯谈判资源分配。
美国的双重收割,彻底暴露了其“安全承诺”的虚假。反观欧洲,德国因能源成本飙升损失2.3%的GDP,法国农民因乌克兰廉价农产品冲击持续抗议,民众开始质问:“究竟是谁在保卫欧洲?谁在摧毁欧洲?”
实际上,美国现在处境也很尴尬,既需要欧洲当抗俄的“肉盾”,又无法容忍欧洲掌握安全主导权。
这种心态在特朗普对欧关税战中显露无遗。就在这个月,美国对欧盟钢铁加征25%关税,理由是“欧洲防务开支不足”,却对德国向沙特出口的装甲车视而不见。
更讽刺的是,当欧洲试图投资非洲时,美国立即施压欧盟叫停中企参与的港口项目。美国是因为所谓的“中国威胁”吗?实际上美方显然更担心是:失去对欧洲的控制。
如今的欧洲虽然名义上和美亲密无间,但却暗生异心。正如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所言:“如果安全不能自主,和平终将属于他人。”欧洲显然已经明白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