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水真的变清澈了!”伴随着同学们的感叹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净水实验在重庆市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的操场上精彩上演。

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近日联合重庆市水利局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处、重庆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走进重庆市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开展了“防灾避险进校园·‘童’行共筑水安全”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水安全科普活动,增强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们争当节水护水的宣传者,让节水与安全意识扎根校园。


理念扎根

厚植节水爱水观念

此次活动在学校操场上布置了科普展览区、净水实验展示区及节水知识问答区。志愿者通过发放《节水奇遇记》《重庆市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小手册》等宣传资料,讲解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向同学们科普水安全知识和日常节水妙招。

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同学们还通过互动问答形式,分享节水小妙招。来自该校三年级的李同学说:“通过老师们的科普,我知道了应该爱护水源、节约用水,平时不要浪费洗菜洗手的水,这些都是可以循环使用的。”

“我要成为护水小卫士。”“节约用水,我们在行动。”……在节水知识问答区,同学们在签到板上认真写下自己的护水口号,共同传递节水护水共识。


净水实验

见证水的净化之旅

在净水实验展示区,志愿者将浑浊的水缓缓倒入自制净水装置,向围观的同学们询问:“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同学们目不转睛,紧盯装置,当看到原本浑浊的水,经过层层过滤,逐渐变得清澈透明时,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发现:“水到最后变干净了!”

志愿者在肯定了大家的发现后,开始细致讲解,“没错,之所以能够变干净,是因为这个装置里面有沙砾、活性炭等物质,它们能够帮助水一点点变清澈。”活动现场,志愿者手把手带领同学们组装净水装置,体验净水实验,让大家直观见证水净化的过程,并耐心讲解净水装置是如何去除水中杂质的原理,极大增强了同学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开讲

拓宽水安全知识面

志愿者们走进课堂,以“守护小水滴 珍爱生命之源”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妙趣横生的水安全知识科普课。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和生动的案例讲解,志愿者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阐述水资源的稀缺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观念,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每一滴水。

“我们不仅要珍惜水资源,也要对水的力量怀有敬畏之心。大家对洪水的了解有多少呢?”志愿者借助新闻影视资料,将洪水等灾害的危害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水旱灾害的危害,同时向同学们分享洪水避险等实用知识,帮助大家学会如何在洪水发生时保护自己。为加深记忆,志愿者还设置了趣味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欢呼声此起彼伏,安全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入脑入心。

市水文监测总站工作人员表示,组织这次进校园活动是为了让水安全知识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带动更多家庭重视水安全,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巩固和增强全民水安全意识。下一步,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全方位宣传和普及水安全科学知识,努力营造全民关注水安全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全市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走深走实,为重庆水利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组织“守护绿水志愿队”,持续做靓“守护绿水 感知水文”宣传暨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吸纳204名志愿者注册参与,累计服务时长突破2629小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和普及水安全科学知识。

通讯员 张雪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