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再迈危险一步,突然设立了“统合作战司令部”。这在日方看来,日本是在朝着防务自主化迈出一步,目的是提升自卫队的指挥效率,增强日本在应对区域冲突中的灵活性。然而,表面上的“自主”背后,实际并不那么“自主”。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防务政策始终与美国紧密捆绑。自1951年签订《日美安保条约》以来,日美双方的军事合作就不断深化。美国在日本驻军、共享情报以及指挥协调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即使在冷战后期及后冷战时代,美日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也不断被强化,尤其是在反恐和应对朝鲜核威胁上,日本依赖美国的高端军事技术和战略指导。
事实上,现代日本的防务体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方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在导弹防御、卫星导航以及指挥控制系统等方面。
“统合作战司令部”成立的直接动因,或许是为了弥补日本自卫队在快速反应能力上的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会全面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相反,新的司令部更多的是在现有的美日防务框架下进一步优化指挥系统,而非实现完全的自主。日本的自卫队,尤其是在信息化作战、电子战等高技术领域,仍然无法与美军匹敌,其依赖性依然很强。
因此,所谓的“自主”更多是表象,实质上,日美在军事上的协作关系仍然深不可测。
日本防务自主化的进程,实际上更加注重在现有美日同盟框架内实现自主,而不是脱离美国的“深度捆绑”。“统合作战司令部”的设立更像是为了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提升战时协同作战能力,但依然离不开美国在关键领域的支持和合作。但却足以让人看到日本的野心,让人不得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