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清明节,是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弘扬孝道、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为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祭扫氛围,大城县民政局向全县人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发扬优良传统,涵养时代新风。‌深化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节俭治丧,不大操大办、不互相攀比,抵制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抵制低俗祭祀用品,让勤劳节俭、慎终追远的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二、文明低碳祭扫,守护绿色家园‌。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或拼车出行,倡导通过鲜花祭扫、云端寄语、植树踏青等绿色环保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摒弃焚烧纸钱、抛撒冥币等封建迷信祭扫行为,抵制低俗祭祀用品,为守护蓝天白云、绿色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三、缅怀先人事迹,‌传承文化基因‌。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将祭扫活动与红色精神传承相结合,组织青少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诵读革命经典、红色影片展映等活动,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四、践行平安清明,筑牢安全底线‌。祭扫祭祀安全第一,合理安排祭扫时间,严格遵守殡仪馆、骨灰堂等祭扫场所管理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进行,让追思之旅始终与平安相伴,为传统节日增添和谐底色。

五、倡导示范引领,推动移风易俗。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以及道德模范、文明标兵等先进典型要以身作则,争当移风易俗先行者,善做文明新风传播者,带头推动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带头丧事简办、厉行节约,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监督和劝导不文明祭扫行为,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人。

六、遵守祭祀规定,防止火灾发生。春季多风,气候干燥,为防止祭扫发生火灾,农村祭扫人员祭扫前要清除杂草杂物,备好铁掀、水源、灭火器材,祭扫后及时扑灭明火。城区祭扫人员在指定祭扫地点祭祀,其他路口禁止随意焚烧祭祀用品。

全县人民群众,文明祭扫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用文明、绿色、安全、节俭的方式缅怀先人,共度文明、绿色、平安的清明节!

大城县民政局

2025年3月27日

来源 ▏大城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 ▏大城县民政局

编辑 ▏刘宁 刘贺英 王小东

审核 ▏张俊英 贾伟



温馨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