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尽量调整,但不能做到完全一致,术后有复发可能。以上内容已征得患者同意并愿意承担相关风险。”2023年6月,消费者蔡女士在成都市金牛区华欣美辰医疗美容医院(下称华欣美辰)花费8000元做了眉眼部双侧重睑矫正手术。术前,该医院医生要求蔡女士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亲笔写下上述这几句话。然而当时的她不会知道,正是因为这几句话,让原本一次简单的眉眼部整形手术拉锯了2年多的时间。在2024年8月又重做了1次修复后,蔡女士近日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双眼至今未恢复到正常状态。无奈之下,蔡女士于2025年3月12日向消费质量报投诉维权中心进行投诉。

1

投诉

3年内两次矫正均未达理想状态

蔡女士介绍,3月10日她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检查发现,自己在经历了两次双侧重睑、右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依旧形态不良。诊断结果显示“右侧轻度上睑下垂,双侧形态不对称,上睑瘢痕”。

蔡女士告诉记者,这次让她糟心的“医美之旅”要追溯到2023年5月,自己面瘫后想改善左右眼不对称的问题,便经朋友介绍到华欣美辰咨询。“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向我展示多个手术成功案例,并称医院不仅有资质、规模大,而且医生技术精湛。”蔡女士回忆道,她当天就确定了具体手术方案,并签订了一份《眉眼手术知情同意书》,同时交纳了相关费用8000元。

然而到了2023年6月16日正式手术前,华欣美辰医生又要求蔡女士在《眉眼手术知情同意书》中手写补充“患者两侧不一致,面瘫后明显大小眼。术中尽量调整,但不能做到完全一致,术后有复发可能。以上内容已征得患者同意并愿意承担相关风险。”等内容。该医生为消除蔡女士的顾虑,又指着手术同意书内容给她解释说:“一旦发生风险和意外,医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医美机构让蔡女士手写补充的术前同意书内容

2024年2月,感到手术效果不好的蔡女士再次来到华欣美辰,并找到给自己做手术的主治医生询问:“术后几个月了,为什么我的眼睛依旧大小不一致?”当时对方表示,术后恢复期还没有到,建议蔡女士2024年8月再来复查。而该医生不久后就从医院离职,于是华欣美辰安排另一位医生对蔡女士的右侧上睑进行了二次矫正术。


蔡女士向记者展示其手术效果

但直至今年3月,蔡女士的双眼形态依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她带着疑问去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查才发现问题。

“我带着华西医院的医疗证明找华欣美辰沟通,希望找权威专家为我再次修复,但最终没能达成一致。”蔡女士无奈地说,“本是想要变美,却最终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只好求助你们了。”

2

调解

无奈选择第三方鉴定医疗损害

接到蔡女士投诉后,记者立刻帮助蔡女士在12315、黑猫投诉等多个平台进行投诉登记,并于2025年3月21日陪同蔡女士到成都市金牛区卫生健康委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3月21日上午,调解在金牛区卫生健康委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主任向阳的主持下开展。蔡女士表示,希望对方将自己的双眼修复到大小基本一致的状态。华欣美辰相关负责人在了解蔡女士的诉求后提出:“患者面瘫后进行眼睑修复手术,存在多次修复风险,且患者已亲笔签字知晓术后风险,因此医院无法保证把患者双眼修复到一致状态。”该负责人还表示,如果患者无法信任该院的医生,可以为患者联系权威专家会诊,但需患者自行承担专家会诊费用。


金牛区卫生健康委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此次调解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在向阳的建议下,蔡女士考虑找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医疗损害。对此,华欣美辰负责人表示同意,但需找双方认可的机构进行鉴定。本报投诉维权中心也将持续关注该事件后续进展情况。

3

提示

医美手术前要慎重评估风险

此次维权事件中,针对蔡女士提出院方在要求自己签订的《眉眼手术知情同意书》和相关手写的补充内容是否违规等问题,记者咨询了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璐璐。

张璐璐表示,医疗机构可以让消费者签署类似的知情同意书,但消费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不意味着免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一切责任。“如果因为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未尽合理诊疗义务、违反诊疗规范进行非常规操作等人为原因造成消费者或患者损害的,不属于手术本身存在的风险,医美机构依旧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张璐璐指出。

3月26日,记者在黑猫投诉搜索“华欣美辰”时发现,在该平台上显示有17条相关投诉。一位投诉者表示,自己在华欣美辰花3万余元进行的“双下巴和法令纹”手术,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另有投诉者称,该机构向自己保证混合脂肪丰胸有90%成功率,但术后却毫无效果,导致其出现精神问题并最终患上抑郁症。

向阳在调解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女性看重外貌形象,追求美丽,无可厚非。但是医疗美容不同于生活美容,属于医疗活动,须遵守医疗法律法规。消费者应当选择到正规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医疗美容消费,术前及时、全面了解手术可能产生的风险,慎重评估风险后再作出抉择,以确保接受医疗美容服务的安全性,避免给自己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医疗美容消费维权线索征集

遭遇医疗事故、夸大医美手术效果、交费后医美机构跑路、疗程中途增加费用、使用不合格医美药品或器材、机构医生无手术资质、被诱导进行“美容贷”……如果你在医疗美容消费过程中遭遇上述情况,均可向本报投诉,我们将第一时间为你答疑,助你维权。

全媒体记者 郭剑夫

来源 | 消费质量报

编辑 | 陈蕊妮

校对 | 聂行

责编 | 张可

审核 | 涂伟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