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植树造林可以积分,家门口没有乱堆乱放可以积分,垃圾分类正确可以积分……去年,我家积分达到812分。”四海镇黑汉岭村2024年度生态文明积分冠军胡淑琴手持“生态积分存折”兴奋地说。积分打入“生态存折”,可以在村口超市、花海夜市、精品民宿、景区消费。“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是四海镇生态建设的新路径,也是该镇运用改革思维,探索出的微改革新模式。



3月27日,四海镇举办“生态积分存折”发放仪式,总结永安堡村“小红花积分”、黑汉岭村“生态文明积分”的经验,以点扩面,推出“四海镇生态文明积分制”,并首次发放“生态积分存折”,构建起涵盖村民、在地企业双主体的生态激励体系。



据了解,村民生态文明积分以村集体为实施主体,采取“正向积分+一票否决”双轨评价机制。正向积分包括保护自然生态、提升人居环境、倡导文明新风、发展绿色产业4类12项内容,1积分等于1元钱,存入“生态积分存折”。“一票否决”即村民如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行为,取消当年积分资格。村民持“生态积分存折”可在五类九个场景消费,如在指定超市、民宿、景区消费。同时,每年还根据村民积分排名,按一定比例授予“生态文明户”称号。胡淑琴家2024年获得812分,是全村“冠军”:“去年我用积分兑了米面油,今年准备换景区门票带孙子玩儿。”胡淑琴高兴地说。



企业生态文明积分是以四海镇政府为实施主体,正向积分包括生态资产、生态经营、生态生活、生态公益和生态投向5类28项。根据积分排名,企业可优先被纳入“生态积分存折”消费场景。若企业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非法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用地等破坏生态行为,取消三年内积分资格。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二十周年。作为生态涵养乡镇,四海镇始终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抓改革、促治理、谋发展为主线,主动探索、积极创新推出生态文明积分制,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爱生态、护环境的主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四海镇还特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农学院等专家,围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乡村振兴路径等展开研讨。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二级研究员郧文聚指出:“四海镇将抽象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资产,破解了生态产品难度量、难交易的瓶颈。”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北农都市农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史亚军认为:“四海镇以改革思维破题生态治理,该模式创新了乡村治理工具,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延庆样本’。”

观察手记

走访四海镇,村民手中那本“生态积分存折”和脸上洋溢的笑容,格外醒目。积分制,将抽象的生态责任转化为可量化、可流通的“绿色资产”,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为群众触手可及的获得感。

小积分切入了大主题,探索了新模式,蕴含了大能量……这正是四海镇以改革推进基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的生动实践。

四海镇的探索不仅破解了生态保护“政府热、群众冷”的困局,更通过量化村民垃圾分类、植树护绿的环保行为,联动超市、民宿、景区等多元消费场景,解锁了生态治理中“难度量、难交易”的瓶颈,赋予生态贡献市场价值,最终实现为群众收益。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微观实践,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受益者”,进而成为“推动者”。

四海镇“绿水青山”的账本看得见、更摸得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