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议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放宽债务刹车条款限制,允许政府大规模举债用来增加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开支,其中包括设立5,000亿欧元的特别资金用来扩充军备。
德国舆论认为,面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德国需要增加军费,占据主动权,其深层次原因是摆脱二战以来的军事安全由美国驻军把持的局面。
2022年初德国媒体就曾披露,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弹药储备只够进行两天的密集战斗,远远低于北约规定的30天。过去很长时间,德国这一做法让美国相当满意,然而时过境迁,美国现在认为德国为自己的防御买单远远不够。
特朗普提出北约欧洲成员国的军费占比要达到5%的要求,很大程度上被认为针对的目标就是德国。
大选获胜的基民盟党魁梅尔茨承诺,不惜一切代价为德国国防大举投资,需要多少投多少。
德国联邦国防军必须重建成一支具备战斗能力的军队,为此,在组阁谈判期间,保守党派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已批准了一项庞大的财政计划。
联邦国防军分布在德国境内约1500处驻地,由于长期缺乏基础设施投资,如今这一问题正带来严重后果。德国联邦议院国防事务专员赫格尔批评称,军营和设施的状况“部分已极为糟糕(处在灾难性状态)”。
去年,赫格尔访问了位于莱法州盖默斯海姆的南普法尔茨军营,那里宿舍和卫生间里有霉菌,漏水,墙皮大面积脱落。据估算,整个联邦国防军的基础设施改造费用高达670亿欧元。
人员短缺是联邦国防军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目前,约有18.2万名士兵在役,而国防部的目标是扩充至20.3万人。然而,作为一支志愿军,联邦国防军在招募和留住人员方面都面临困难。
由于缺乏编制岗位,尤其是那些希望延长服役期或转为职业军人的人员难以留在军中。
目前,德国政府在讨论是否恢复2011年暂停的义务兵役制。然而,由于联邦国防军的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义务兵的住宿和训练需求,重新引入兵役制度将带来巨大成本。
德国空军将购入35架F-35战斗机,以替换20世纪80年代服役的已经过时的“狂风”战机。仅这笔采购费用就将超过80亿欧元。此外,德国还将购买60架波音CH-47重型运输直升机。
海军方面,将增购护卫舰、潜艇及P-8“波塞冬”海上巡逻机。
陆军计划列装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豹2A8”,同时用现代化的“美洲狮”步兵战车取代老旧的“貂鼠”步兵战车。
德国的防空能力也急需加强,这一领域长期被忽视。未来,德国计划采用包括“爱国者”和“IRIS-T”在内的多重拦截系统,以抵御空中攻击。
尽管部分新武器已经交付,联邦国防军仍需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获得全部装备。社民党籍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强调:“潜艇的建造需要7至8年,护卫舰需要6年,坦克需要2.5年,自行榴弹炮的交付周期也大致相同。”国防部预测,俄罗斯或将在2029年具备攻击北约领土的能力。
德国联邦国防军还有几项缺陷,无人机领域有很大差距;弹药储备非常有限;信息技术领域面临挑战。
德国在立陶宛部署了一个联邦国防军旅。到2027年,近5000名德国士兵将被长期驻扎在立陶宛,以加强北约东翼防御。然而,德国对该旅的资金支持一直不稳定。
要恢复军备,德国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