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迷网消息:海鸥表作为国表的先锋和中国文化的传承者,自1955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一颗勇敢探索之心,创造着属于海鸥表和中国制表的历史。在品牌成立70周年之际,海鸥表推出“龙首磬音”陀飞轮、万年历、三问三合一机械腕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赋予这款超复杂功能腕表中,依古代礼乐之器“磬”作为创意核心,以探索之名演绎对千年中华文明的致敬与传承,呈现东方文化中隽永流传的美学造诣。



突破壁垒 自主创“芯”

海鸥表自2005年起突破技术垄断,自主研发高端机械表机芯。品牌于2005年启动两问机芯设计,次年首枚两问表问世。2007年攻克三问表技术,推出首款三问表并引发业界轰动。2008年基于ST9100三问机芯叠加万年历模块,完成ST9150三问万年历机芯的试制。2009年,品牌决定试制“陀飞轮、万年历、三问”三大复杂功能合一的超复杂腕表,之后海鸥表首个自主研发的“三合一”超级复杂机械机芯ST9250横空出世,并且在2010年巴塞尔钟表展上惊艳亮相,填补了国产腕表在该领域的空白。海鸥表凭借一己之力提高了国产腕表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成功打破了瑞士等国家对大复杂机芯技术的垄断,为国产腕表在高级制表领域的突破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龙首磬音”三合一机械腕表搭载的就是这枚ST9250超级机芯,集陀飞轮、万年历、三问三大复杂功能于一身,在这里,时间可以同时被观赏、被阅读、被聆听。其搭载机芯的435个精细零件,需在有限的方寸空间内将各个功能组件重新设计安置,能够解决如此复杂的机械逻辑关系,代表着海鸥表已具备当今制表业最顶级的技术和工艺。



礼乐铸器 龙首磬音

“龙首磬音”三合一机械腕表除了大复杂功能,在外观设计和对时间的表达上也充分彰显了品牌的探索创新,以及对于中华文化和美学的传承。磬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礼器”,其在远古时期曾被赋予高贵而神圣的象征,它与钟类乐器在一起被称之为“金石之音”。诗经中有记载:“既和且平,依我磬声。”(《诗·商颂·那》)。“乐”作为祭祀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现在了历史舞台,“礼乐制度”更是中华文明早慧的印证。海鸥表“龙首磬音”三合一机械腕表的诞生,正是向博大精深的礼乐上国中华古文明的致敬。表盘纹理传承自金沙遗址“铜龙首形器”上的雕刻:这种龙首形青铜器圆眼,张口露齿,造型简练,形象细腻而又夸张。目前被认定为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公元前1200~前900年),古蜀国用于祭祀礼仪中的礼乐之器。

在历史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是礼器,其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以及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而“龙首”的青铜器则更是具有极高的等级。推动表壳左侧的三问按钮,腕表就会以三种不同频率的音乐敲击声报出时、刻、分,而三者相加就是当下的准确时间。这种以音乐报时的三问功能,也完美呼应了“龙首磬音”之中“磬”的礼乐功能。

篆刻千年 历法承新

“龙首磬音”大小盘面上的所有时刻、字体均取自小篆,小篆诞生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小篆因为其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最具美学代表性的字体之一。“龙首磬音”表盘的12点位是闰年平年指示及公历十二月份盘;3点位置是日期指示,从1到31的奇数皆以小篆文字标记;6点位则是月相盘,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小篆字体标记的新月、满月、残月更让月相盘散发出亘古的清辉;9点位是星期历,周一到周日以小指针的方式指示,一目了然。作为一款万年历功能腕表,“龙首磬音”三合一机械腕表的日期、月份等时间信息能够自动调整,无需人工干预。且能够自动适应闰年、平年、大小月等历法变化,“万年历”的名称自此而来。



以七十载探索之名,海鸥表“龙首磬音”三合一机械腕表,既是品牌献礼时代的匠心钜作,亦是中华文明千年智慧的时计凝萃。ST9250超级机芯突破技术桎梏,以陀飞轮之精妙、万年历之恒序、三问之清音,铸就国产制表的巅峰之境。商周青铜“龙首磬”化形于表,礼乐之声叩响时光,小篆历法盘承古启今,东方美学与尖端工艺于此交融共生。这枚腕表不止是计时工具,更是一枚镌刻文化基因的“时间信物”,见证海鸥表以中国创造之名,续写国表传奇的壮阔新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