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3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重要分会场活动——“数创高新·影动大邑”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招商推介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大邑县举行。

活动现场,总投资超20亿元的1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数字文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多条产业链。

“外引+内培”双向发力

首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成都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深入推进城市新区、中心城区与县市新城结对联动发展,加快建设8个结对联动合作区,支持县市新城有序承接中心城区生产制造、物流基地等功能外溢。”

产业是结对联动的核心支撑,也是推动成都高新区创新势能与大邑县生态资源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记者了解到,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2025年一季度首批重点集中签约的项目中,既有菱重能源技术(成都)、新能源氢能、成都智算中心(大邑)AIGC共创等外引项目,也有影视制作人工智能平台、成都高新西岭影视创制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内培项目。上述签约企业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将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产业建圈强链,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据介绍,为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决策部署,成都高新区和大邑县聚力“全域结对”,共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园区依托成都高新区在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的集群优势,叠加大邑县丰富的影视文旅资源,积极构建“3+2+N”产业体系,深耕电子信息、数字文创、现代农业3大特色产业,重点布局低空经济、绿色氢能2大潜力赛道,持续提升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N个新兴赛道布局,共同推动“立园满园”行动落地落实。

据悉,随着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工作的不断推进,产业朋友圈也随之“扩容”。截至目前,6个总投资约26亿元的项目已成功签约,形成“签约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良好招商格局,构建起“创新在高新、转化在大邑,政策在高新、共享在大邑,总部在高新、基地在大邑”的错位协同产业发展联动新格局。

文化IP+制造

打造特色“园中园”

作为本次集中签约活动的另一大亮点,由建川博物馆与成都高新区、大邑县联动打造的“建川博物馆新质制造产业园”正式揭牌。

该园区将探索布局“新技术”和“新产品”场景空间,构建“文化+制造”产业生态圈,打造“数字经济+文化IP+制造”融合发展的特色“园中园”,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数字文创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据悉,未来三年,“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将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结对联动优势,打造“数字版权交易中心、影视投融资平台、影视创制基地、AIGC研究院”四大核心项目构建产业闭环,推动“科技+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加速构建西部数字影视产业新生态。

成都大邑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金玉良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整合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大邑县沙渠工业园区、四川影视文创城,以及安仁古镇、建川博物馆、西岭雪山等文旅资源,通过科技、工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通项目孵化-影视拍摄-后期制作-文创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扩大人才联动“朋友圈”

搭建人才发展“快车道”

为进一步促进区域人才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签署人才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联合组团赴外地引才、加强干部交流锻炼、探索人才绿卡互惠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提高聚才能力,推动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构筑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将持续突出优势互补与双向赋能,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行动,聚力培育更多“镇园之宝”,挖掘更多“明日之星”,推动优质“四川造”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推进数字文创产业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