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消息,据美国独立研究机构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公布的最新报告,美国国债总额已于本周突破36万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新高。从今年7月底,美国国债总额达到35万亿,到现在升至36万亿,仅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主席马娅·麦吉尼亚斯在发言稿中直言:“如今,美国政府借款正变得像季节的变化一样规律而确定。”不过马娅·麦吉尼亚斯的说法显然有缺漏,虽然美债的增长确实如季节更替一般必然,但它当下增长的速度却远比规律的季节更替快得多。
美国航运(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称,其“对等关税”将保留一定“灵活性”,还特别提到中国,说在贸易问题上与中国有“对话”的空间。据彭博社24日报道,由于有迹象表明特朗普的下一轮关税措施可能比此前所描述的更为谨慎,美国、欧洲股指期货当天上涨。
“人们来找我谈关税,很多人都问我是否可以有豁免。”特朗普当地时间21日在椭圆形办公室说,“一旦你给一个人开了口子,就得给所有人开口子。”不过,尽管他坚称他在给出关税豁免上的立场“没有改变”,“但‘灵活性’这个词很重要”。
对欧洲人来说,特朗普难以预测且反复无常。他就像一个牛仔,会随心所欲地威胁对欧洲征收高额关税:从3月12日起,对出口到美国的欧洲钢铁和铝额外征收25%的关税,也许明天还会对所有葡萄酒和烈酒征收200%的关税。如果这场贸易战实际上只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计划的前奏,而该计划的目的其实是要重塑全球货币和金融架构呢?这个想法看似疯狂,却在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和全球金融机构的决策层开始成形。
美国货币(资料图)
许多资产类别的交易员都在对特朗普发出的信号做出反应,即4月2日开始征收的新一轮关税可能比预期的更有针对性。鉴于关税预计将拖累经济增长,并迫使美联储出手提振经济,任何关税放松措施都应该能减轻美联储明年降息的压力。在与联邦基金利率挂钩的期货市场上,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采取更强硬立场、并减少降息次数。空头头寸本周一直在增加,如果利率不下降,这些头寸将受益。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英国均减持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2024年12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2024年12月减持273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0598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2024年12月减持96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590亿美元,是2024年第三次加仓后的首次减持。
特朗普对加拿大木材征收36%关税,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这些看似疯狂的措施背后,藏着更深的战略布局。
通过制造全球供应链混乱,迫使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同时为"世纪债券"创造实施环境,当各国出口受挫时,更易接受美国的债务重组方案。
更值得警惕的是关税战与金融战的联动效应。
这场由海湖庄园协议引发的全球震荡,本质上是一场关乎美元霸权存亡的世纪豪赌。
美国华尔街(资料图)
面对这场精心设计的金融心理战,中方早有预案。从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到2023年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突破42万亿元,中国正加速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更关键的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美国若敢违约将触发全球金融海啸——这正是美债持有量第一的日本(1.15万亿美元)和第三的英国(6850亿美元)集体反对的深层原因。当21世纪的超级大国要靠挖掘前清债券来填补财政窟窿,这场闹剧本身已说明太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