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年来,宁夏银川文旅集团党委全面落实“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论述。围绕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布局,立足文化旅游和会展博览产业革新,从供给端到需求端双向发力,扩大市场份额,释放消费活力,引客入银、引流增收,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服务建设牵引全区、示范流域的“两地五中心”,助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聚焦“春日”经济 激发消费“活力”。深挖资源禀赋,差异化打造特色文旅活动,逐步构建“全季旅游”业态格局。贺兰山岩画景区举办首届“岩上春色鸢作舞 贺兰山水踏青笺”贺兰山岩画风筝节,鸣翠湖景区举办第七届鸣翠湖开湖节暨首届大众亲子娱乐垂钓大赛,贺兰山滚钟口景区启动“贺兰春序·钟铃花朝”花朝节系列活动,西夏陵景区举办“清明祭英烈,传承西夏魂”清明节主题活动,新华书店走进滚钟口举办“春满贺兰·花朝雅集”文化市集主题书展。


聚焦“IP”品牌,抓取文化“嗨点”。随着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文旅集团对所属景区IP在地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在持续深化“滚钟口·日出之约”和“览山·落日之约”IP品牌的基础上,创新孵化打造“黄河落日圆”“我想开了”等具有影响力的IP品牌,激活在地文旅消费新主体,为文旅品牌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动能,持续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向现代消费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探索品牌IP矩阵,精准抓取年轻群体“文化嗨点”,与游客建立情感连接,跨界打通产业链,汇集品牌资源,成就矩阵化服务体系,让“场景消费”迭代升级,从线上到线下,从观光到体验,从风景到场景,通过延长消费链条,让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成为银川文旅“破圈”,“流量”变“留量”的IP密码,实现从“符号”到“共情”,从体验经济到情绪价值和“疗愈”经济的跃升。


聚焦“会展”经济,拉动城市“效应”。文旅集团聚焦银川市打造“区域总部会展中心”,创新性招展引展策展办展助推“会展+文旅”“会展+农业”“会展+生态”深度融合,围绕“一产业集群一品牌展会”产展融合布局,举办2025宁夏(银川)国际广告节、银川生活用品交易会暨进口商品展销会等展会,持续探索“文旅+会展”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推动会展博览向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会展经济”对全市关联产业拉动效应,逐渐探索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精细化的会展博览蓬勃发展路径。


聚焦“演唱会”经济,增添发展“动能”。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关于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的战略部署,以“音乐+生态文旅”双IP融合为内核,联合举办首届“银川超级音乐节”,以“音乐+啤酒”为核心主题,国内外知名音乐人齐聚银川、嗨唱银川,激发银川消费活力与城市激情。持续推进“演唱会+、音乐节+”文旅联动模式,打造文旅消费新亮点,拉动银川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经济发展,扩大为了一首歌奔赴一座城、因为一场演出爱上一座城的城市影响力。


聚焦文创研发,激活产业“春水” 。先后推出西夏陵迦陵频伽、敕燃马牌冰箱贴、贺兰山岩画“霸王茶姬”联名款奶茶、“岩画之美”联名款金河酸奶,“颈上添花”“生如夏花”太阳神文创项链、鸣翠湖荷花文创“三件套”等系列文创掀起消费热潮,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具有竞争力的文创体系,文旅集团旗下景区越来越多的联名款文创以IP热度激活产业动能。文旅集团还将积极探索文创IP矩阵平台,涵盖IP矩阵自研运营、文创产业智库、书店、景区、商场等多元销售场景投运等领域,全方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下一步,银川文旅集团通过持续深化“党建+文旅”品牌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基底,以文化创意为引领,不断推出更多优质活动,为游客提供多元化体验,推动银川文旅产业迈向新的高峰,让这座城市的魅力在春日的阳光下更加璀璨夺目。

来源:银川文旅集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