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和谈沙特破裂
2025年3月的沙特利雅得,本该是俄乌冲突和平的转机,却成了各方角力的新战场。
谈判桌上,俄罗斯代表提出的条件让美国代表目瞪口呆,也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特朗普意识到,和平比想象中难得多。
这不仅仅是领土之争,更是大国间的利益博弈,之前,欧洲和中国都试图调停,但都失败了,主要原因就是俄罗斯的要价太高。
这次在沙特的谈判,终于揭开了俄罗斯的底牌,也暴露了各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巨大分歧。
俄罗斯的核心诉求有三点,第一乌克兰必须承认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四个州属于俄罗斯。
这四个州位于乌克兰东部,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重大,目前也在俄罗斯控制下。
对俄罗斯来说,这不仅是领土扩张,更是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但乌克兰不可能接受割地求和,泽连斯基政府也没法跟国内民众交代。
第二就是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保证战后不攻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并确保黑海航运安全。
乌克兰对此有一定接受意愿,毕竟和平是乌克兰最迫切的需求。
如果能永久停火,乌克兰当然愿意维持和平,维护黑海航运安全,这对乌克兰经济发展也很重要,但前提是双方真正和解,而俄罗斯的第一个条件就像一道过不去的坎。
那最后一个,就是俄罗斯要求欧美无条件解除所有制裁。
这直接触动了欧美国家的核心利益,乌克兰代表也做不了主,美国想促成和谈,但也无法单独决定解除制裁,还要面对欧洲盟友的阻力。
对欧洲来说,削弱俄罗斯是他们的长期战略目标,他们视俄罗斯为主要的地缘政治威胁,想通过制裁限制俄罗斯崛起。
所以,欧洲并不热衷于俄乌和谈,更倾向于支持乌克兰消耗俄罗斯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想说服欧洲解除对俄制裁,非常困难。
特朗普算盘地落空
俄罗斯的三个条件,挡住了和谈的道路,美国代表在谈判桌上感到无力,最终只能放弃。
特朗普原本高估了美国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没和欧洲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贸然推动和谈,最终事与愿违。
美欧在俄罗斯问题上的分歧,是和谈难以推进的深层原因。
美国将俄罗斯视为远方竞争对手,双方没有直接军事冲突风险,但对欧洲来说,俄罗斯是近在咫尺的威胁,历史上多次入侵的阴影挥之不去。
所以,削弱俄罗斯成了欧洲国家的共识,他们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个战略目标。
美欧在对俄政策上的分歧,让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难以协调一致,更不可能轻易促成俄乌和谈。
只要欧洲继续支持乌克兰,泽连斯基就不会轻易与俄罗斯妥协,除非俄罗斯放弃在领土问题上的诉求。
但这对俄罗斯来说,也同样不可能接受,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三方陷入僵局,他们的利益诉求相互冲突,形成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死循环。
普京的算计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似乎忘了中美关系早已今非昔比,两国在贸易、科技、地缘政治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互信基础不断被侵蚀。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否会为了美国的利益而牺牲自身的战略考量,确实令人怀疑。
更值得玩味的是,沙特谈判陷入僵局的同时,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之前,特朗普一直对普京抱有某种“好感”,甚至从未公开批评过普京,他坚信普京真心想结束战争,对谈判结果很乐观。
但随着谈判深入,特朗普逐渐意识到,普京的“和平承诺”背后藏着复杂的算计。
普京虽然没拒绝特朗普的提议,但总是附加各种前提条件,让停火协议难以真正落实。
“全面停火30天”的提议,普京表面上支持,但却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停火监督机制、防止乌克兰重整旗鼓等问题,实际上等于否定了这个提议。
在黑海停火问题上,俄罗斯故技重施,提出了包括解除部分制裁、重新接入SWIFT系统等在内的五项条件,并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不满足这些条件,黑海停火就无从谈起。
其实“30天互不袭击能源设施”和黑海停火,都是对俄罗斯更有利的提议。
前者可以保护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免受乌克兰无人机攻击,后者对乌克兰意义不大,因为乌克兰早已失去了正面的海上力量,并建立了新的粮食出口通道。
俄罗斯的策略很明显:先提出看似合理的停火建议,然后附加苛刻条件,迫使对方让步,从而在谈判中攫取最大利益。
特朗普虽然对普京有好感,但也无法对这种明显的拖延战术视而不见,他开始怀疑普京的诚意,并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耍了。
之前,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中自信满满地表示,他相信普京是认真的,但现实打破了他的幻想。
笔者认为
这场俄乌和谈,不仅暴露了俄罗斯的强硬立场和美欧之间的分歧,也揭示了大国博弈的残酷现实。
和平的曙光依然遥远,战争的阴云仍然笼罩着乌克兰。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