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薤白。
薤白善理气而宽胸。
薤白俗名叫小蒜,是百合科植物,是药食两用之品。古代善养生者,大都喜欢这味药,所以大养生家陶弘景说,薤白温补,仙方及服食家皆须之。
孙思邈也说,薤白心病宜食之。而唐代的饮食专家孟说说,此物可以作食疗粥养,服用薤白煮的粥,可以治疗老年人冷痢。同时指出,学养生者常服之,可通神明,安魂魄,益力气。所以薤白粥是—种长寿粥,胃肠中虚冷有积滞者,皆可服之。
大家不要以为薤白只是寻常蔬菜之品,或者因价钱低贱,不足以治大病,便弃之不用。这味药不论是食疗还是入药,对于治疗各类心腹积冷的慢性病都有显著的功效。
今天我们来看薤白在身体里是怎么走的。我们需要引用《本草求真》里关于薤白的描述,大家要看这味薤白在体内如何转通心腹气机,这样你再去读古籍,用古方便可更加得心应手。
《本草求真》曰:薤,味辛则散,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味苦则降,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气温则散,散则能使在中寒滞立除;体滑则通,通则能使久痼寒滞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肿可敷,胸痹刺痛可愈,胎产可治,汤火及中恶卒死可救,实通气、滑窍、助阳佳品也。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薤白的性味功用、行走路线。薤白辛温带点苦,辛温入体,它就善于往上往外窜。这股向上向外窜的气,就可以打开胸膈中的寒痹。所以寒痰留饮胸痹,常少不了薤白。故仲景瓜萎薤白三方都用到薤白,以去除胸中寒痹,治疗胸痹喘急。
薤白与一般的辛温之品相比,有什么不同呢?桂枝也可以辛温散胸中寒痹啊,但薤白多了一味——苦。
苦,大家想想,有什么作用?苦能降,焦苦能入心。所以它辛温疏散、上焦沉寒的同时,能够借助苦降之力,把心胸中的积气向下导利,就像降落伞一样。同时它向下的时候,还是带着一股性温之力,所以它所过之处,寒气瘀滞,必为之开路,如同阳火,所到之处阴寒融散。
薤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体滑善通,这就是为何服用薤白后,人从胸到腹都有通透之感,而且这种通透之感最大的体会就是容易放屁。
小时候家里做薤白吃,大家都记忆犹新,吃薤白后必放屁连连。中医就通过这个去帮脏腑洗澡,帮整条消化道排浊,能够把身体那些死角拐角的瘀腐之气排出来。
一旦消化道有积滞出现,汉腐臭在里面,就容易污染周身。所以中医就得出一个结论,治疗整条消化道就一个诀窍,就是降浊。浊阴降得好,五脏干净清爽。
在降浊阴、通肠腑的药中,薤白堪称是一味很重要的药,它是一味能够令脏邪还腑、令阴浊排出体外的良药。它辛温能够开通滞气散寒痹,苦滑可以降泻积滞,可以从心走腹,从上达下,服用后使人频频有排浊放屁之感,并且脏中积滞从腑而撤。
仲景看到这点就选用薤白来治胸痹,胸中的气滞、寒饮、瘀血,都可以用薤白辛开苦降,使寒痰留饮消散下排,正体现了心与小肠相表里的脏腑整体观。
所以有两句话可以高度概括薤白的功用,即:通阳泄浊开胸痹,利窍滑肠散结气。可见薤白入体,一方面是打开胸痹,辛温发散;另一方面是打开肠气,令结气下泻下滑。这样的药物上哪找呢?既能开发上窍,也能令浊阴出下窍,难怪古代的食养家都喜欢上它。
而当今世人竟然不能觉察,往往以为薤白不过寻常食料,焉能治大病,甚至药店都弃之如敝履,医生更以之为寻常。殊不知寻常之品,用到极处便为神奇。
《神农本草经》中对薤白的神奇功用早有记载,说它有轻身不饥耐老之功。薤白能够从上往下理顺结气、寒积,故《药性赋》说它善理气而宽胸。整个胸腹躯干之气,它都能够理顺,这样治疗范围就相当广了。同时它通过放屁,可以排泄陈腐之气,更是一绝。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
来源:中草药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