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显示,中方将于近日在京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全球经济等交换看法 。而在更早之前,美国蒙大拿州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也在3月20日抵达北京展开访问。这一系列动态,都发生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再度挑起中美贸易争端的敏感时期。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之后,就开始挥舞起关税大棒,对贸易伙伴进行无差别加税。2月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而几乎与此同时,2月4日中午13:01分,正是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正式生效的时间点,中方迅速行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到了3月4日,特朗普又宣布新一轮对华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可以说,特朗普政府妄图通过关税手段,在经贸领域对中国施压,试图达成其所谓“平衡贸易”等目的。
不过中方可不是吃素的,面对美方的无理行径,中方迅速且坚决地展开了反制行动,而且是说到做到。从实际行动来看,中方的反制精准且有力。据彭博社3月21日发布的数据,最近两个月美国对华贸易出现巨大变化。在商品进口量上,中国对美国棉花进口量减少了80%,大排量汽车进口量减少70%,用于生产半导体的设备进口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更夸张的是,中国已经停止进口美国天然气40多天。要知道,过去美国一直是对华能源出口大国,这一地位如今摇摇欲坠。
另外,上千家美国对华出口猪肉的企业,清一色地没有取得中国资质续约,这意味着未来它们可能无法在中国市场做生意。美媒对此议论纷纷,但也不得不承认,即便加税幅度在10%左右,中国在采购美国商品方面拥有很大的主动权,对于国家集中采购模式的粮食、石油、天然气、棉花等商品,中国完全可以自由挑选进口来源。这无疑让美国在这场关税博弈中倍感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除了在经贸领域的反制,在其他方面,中方也毫不手软。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对华多家实体滥施非法单边制裁,还持续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方决定对洛克希德·马丁导弹与火控公司等12家参与对台军售的企业以及10名高管实施制裁,同时对频繁干涉中国内政的美国政客麦克·加拉格尔实施反制,冻结其在华资产,禁止中方实体及个人与其交易合作,禁止其入境中国。这一系列举措,让美方切实感受到了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
在中方强有力的反制之下,美国内部也开始出现不同声音。美国知名经济学家马克·赞迪公开表示,白宫当前的关税政策若持续实施三五个月,就足够“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 。《纽约时报》更是给出惊人数字,各国针对美国实施的反制性措施,致使近800万美国人的就业受到影响 。特朗普政府也意识到,一味地对华强硬并不能达到目的,甚至可能让美国经济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于是,就有了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的访华,以及蒙大拿州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的北京之行。戴恩斯在访华前与特朗普在白宫会面,讨论相关议题。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希望中美加强贸易合作,希望美国企业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向中国出售更多商品,为美国增加更多就业机会 。不难看出,特朗普政府在对华强硬的同时,也试图通过这些接触,为中美关系缓和寻找契机,给美国企业争取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而中方的态度始终明确且坚定。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符合两国利益,也是国际社会所期待的 。中方欢迎美国相关人士访华,也愿意与美方沟通对话,但前提是美方必须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自关切。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也强调,中美合作才能解难事、办实事、做大事,将中国市场与企业拒之门外等同于自废武功,同时警告美方要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不得支持“台独”,纵容“台独” 。
特朗普政府应该明白,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贸易战没有赢家,试图通过极限施压、无端制裁等手段迫使中国让步,注定是行不通的。中方有能力、有决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始终秉持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态度,愿意与美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接下来,就看特朗普政府能否拿出诚意,切实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而不是一边寻求对话,一边又在关键问题上不断试探中方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