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退居二线、现任新加坡国务资政的李显龙,日前突然对世界局势发出警告,称世界或面临二战后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中美等大国当前可能正迎来另一个转折点。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李显龙为什么这样说?新加坡为何在他话音刚落之后,就派高官来华访问?
整体来看,李显龙对当今国际局势的判断是较为悲观的,认为在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政策环境愈趋不稳定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未必能再继续与全球GDP同步增长,这会引发更广泛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主要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将不断升级。
而对引发这一矛盾的美国,李显龙亦点名批评。他强调新一届美国政府并不追求互利共赢,反而认为以前的贸易制度让美国吃了亏,于是选择将关税视为非经济领域的谈判筹码,以保护整体国家利益,这让其他国家被迫也做出相同的回应,全球贸易格局或将重塑。
实事求是地讲,李显龙这番发言绝非无的放矢。从全球贸易的发展进程来看,过去几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增速普遍高于全球GDP的增长,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力。然而在特朗普第一次登台掌权后,这一势头便受到挑战,美国这个从经济全球化获利颇多的国家,竟主动出面反对经济全球化,以加征关税等手段推进“美国优先”。
此举直接影响了中美关系。尽管在奥巴马时期,白宫就已经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开始进行对华战略布局,但当时美国毕竟还是将这种施压集中在了地缘政治上,并未对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经贸往来大打出手。而特朗普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不重视地缘政治博弈,反倒把精力花在了贸易战上。中美关系因此饱经挑战,他的“二进宫”更加剧了这一态势。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都将在这个星球上长久存在下去,若中美走向对立,世界局势必然波谲云诡。可以说,李显龙之所以做出如此悲观的判断,离不开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客的倒行逆施。
但局势显然不是新加坡所能改变的,它能做到的仅仅只是在风波之中尽可能保全自己。李显龙话音刚落,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便来华访问,承诺维护中新两国之间长期、多面向和牢固的关系,与中方多层级人员进行沟通。
这恐怕就是李显龙为新加坡想出来的破局手段,因为局势是明摆着的。一旦经济全球化行不通,各国势必更加重视本国市场,国际贸易所受冲击可想而知,新加坡这个靠全球航运起家、如今承接东西方交流的枢纽首当其冲。即便不考虑地缘政治,新加坡也需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联系。
而要是考虑地缘政治,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美国对亚太越来越鞭长莫及,例如特朗普上任至今也没对亚太局势做过多出力。新加坡所处的那个位置,决定它不可能彻底倒向美国,余下的选择并不多。
总而言之,李显龙四度连任新加坡总理,其对政局、时局的判断能力是明摆着的。他话音刚落新加坡副总理便来华访问,这应该不是随意安排。在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政策环境愈趋不稳定的背景下,今后像新加坡这样的亚洲国家恐怕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