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教育局发布长沙中考将迎来六大变化,这引起了各位家长们的热议。
第一大变化:取消生物、地理
详情请看下图,意思就是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科目,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
其中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这几个科目的成绩均以分数呈现,意思就是你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值。
而考察科目包括生物学,地理,信息科技艺术,英语口语、理化生实验操作,这几个科目按照abcd4个分数段,作为高中录取的入围依据。其中要着重提出的是取消英语口语交际考察生物学和地理采取开卷方式,实行合堂分卷考试,卷面分值各为100分。
考核项目包括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成绩以合格和不合格的方式呈现。
从这一大变化可以看出,生物学和地理实行开卷考试,取消英语口语,这将大大的给学生减负,孩子的科目少一些,学习便会轻松一些。
第二大变化:2026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
少数民族在考试中有加分,这大家都知道的,拿2025年长沙市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来说,将由原来的加5分调整成了三分,并且从2026分起,将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的中考加分。
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这对于教育来说是公平公正的,全面以分数为主,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第三大变化:取消民办普高和子弟学校自主招生计划
从2025年起,将取消民办普高和子弟学校的自主招生计划,高中阶段学校整合分为三个批次录取,具体情况请看下图。
第四大变化:录取规则改变
在原有的录取规则的基础上,增加语文数学和英语上课的总成绩排序,并且从2026年起,高中阶段学校录取,要按照第1批次和第2次批次依次择优。
总结就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方式是按照综合成绩来录取。
第五大变化:统一规定不同类别公办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的指标生录取最低控制线。
作为家长都知道初中上高中的话,每个学校都有一部分指标到校的名额,目前这一变化就是统一规定指标生录取的最低控制线。
第六大变化:自2025年起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
先来说单列和不纳入统招计划是什么意思?
就是高层次人才子女的教育优待是单独列出的招生名额,不占用普通学生的统招名额,也就是说这些名额是独立普通招生计划的,这样他们的录取不会挤占其他学生的机会,可能通过专门的渠道进行录取。
那到底什么是高层次人才呢?
长沙市将高层次人才分为四类, A国际顶尖人才,B国家级领军人才,C省市级领军人才,D高级人才,这四类人才的子女可享受相应优待。
关于第六大变化,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所以摊牌了,不装了,是吧!”
“如何定义高层次人才?”
“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你们这是在违法!!”
“有几个问题想请湖南省教育厅解释解释:一、什么是高层次人才?二、高层次人才由谁和哪些部门评定?三、高层次人才评定的程序是否确保百分之百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四、高层次人才子女是指生物上的子女还是户口本上的子女?”
“应该降低英语和语文的分值才对,取消生物地理是没道理的,生物地理既有利于培养科学思想,也是最实用的科目。”
那么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有相关人士回应说:高层次人才子女的录取名额独立于普通学生的统招计划,通过专门通道进行分配,这意味着他们的入学不与其他考生竞争统招名额,减轻普通学生的竞争压力,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儿。
对此,官方解释:单列计划的设计是为了避免占用普通学生的统招名额,从而减少公众对挤占教育资源的质疑,强调不破坏统招的公平性。
但对于网友来说并不这么认为,这将影响教育的公平,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向特定阶层倾斜,并且人才认定标准可能存在漏洞,比如企业高管通过挂名科研项目获取人才头衔,从而为子女谋取教育优待。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其实长沙教育局实行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吸引和留住人才,通过教育优待政策,增加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为子女提供便利,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进。
总归来说出发点是好的,但具体应该如何实施,才能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呢。
2025年全国中考改革从北京到长沙,从西安到广州再到河南,中考教育的改革正在朝全国各地推进。
从这些改革我们不难看出,其目的就是为初中生减负,让学生少考一些科目,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可最终改革的效果到底是减负还是增负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科目少就等同于减负吗?会不会科目越少,主科越卷,没有达到减负的效果,反而越来越卷呢?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关于长沙取消生物地理,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