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韩联社记者提问,韩国政府称,韩国海洋调查船调查中国近期在黄海的中韩两国“暂定措施水域”内设置钢结构构造物,在调查船接近构造物一公里时,中国海警和中方人员乘坐橡皮艇对其进行阻拦和恐吓。毛宁回应,“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体情况,但是中韩两国的海洋权益主张重叠,双方正在推进海域划界谈判。针对双方存在的涉海分歧,中韩通过海洋事务对话合作机制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两国海上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也是顺畅的。当前黄海局势是稳定的。”



韩国军舰(资料图)

3月18日,据韩国KBS电视和海事新闻报道,2024年4月至5月中方曾经派遣多艘大型工程船只,驶入所谓“离於岛”附近海域,进行了长时间的施工,并成功在“离於岛”附近礁盘和海底山脉上设置了三个大型钢结构建筑物。倘若韩国媒体的报道无误,中国真的在苏岩礁四周构建了三个巨大的方圆几十米的钢结构建筑物,即便真的是渔民的养殖场,那也是对外宣示主权的一种表达方式,已让韩方如鲠在喉了。相对于中方悄无声息的干实事,韩方却炒作中韩海上纠纷,向中方提出抗议。

就在近日,韩国政府又开始炒作中韩涉海分歧,声称中国近期在黄海的“暂定措施水域”内,设置钢结构构造物。事实上,有关中韩两国在黄海海域的划界谈判,由来已久,最初的一场谈判,甚至可以追溯到1996年。这一片面积不大的海域,蕴含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但并不足以容纳两国的专属经济区,故而必然会出现“部分重叠”的情况。所以几乎每年中韩双方都会围绕划界问题展开磋商,截止到2024年11月,中韩海域划界谈判工作组已经举行了13轮会谈了。



渔民作业(资料图)

有调查说,韩国60%以上的人觉得政府该在海上问题上“硬起来”,这舆论风向谁在推?不言而喻吧。韩方这招“借题发挥”,无非是想让老百姓把火撒外头,别老盯着家里。我觉着挺可笑,拿中国当“挡箭牌”,治标不治本,迟早得露馅。这边韩国吵得欢,中国却稳得像座山。外交部毛宁站出来说了,黄海没啥大乱子,中韩有对话渠道,咱不急不躁。早从2015年,中韩就启动了海洋划界谈判,聊苏岩礁归属和黄海、东海的地盘划分。韩国总想搞点动静,中方却低调得很,连具体进展都不多提一句。

除了海洋权益的直接博弈,黄海问题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国际博弈。中韩关系并非仅仅围绕黄海划界展开,双方在经济、外交、安全等领域的互动同样不可忽视。近期,中韩关系在经贸层面面临新的挑战,韩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调整中受到冲击,而特朗普政府可能重返白宫的关税政策,更让韩国政府忧心忡忡。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华合作,成为韩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选项。有趣的是,就在黄海议题升温的中国外长王毅即将赴东京,出席中日韩外长会议。



黄海海域(资料图)

海军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随着中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西方舆论对于中国海军已有能力突破“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强化在“第三岛链”军事存在等说法增多,渲染炒作“中国军事威胁”的力度加大。为此,近些年来美国重点加固“第一岛链”,鼓动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充当“打手”,支持日本发展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航母、潜艇等进攻性武器装备,同时向日本、菲律宾等“岛链”国家和地区出售先进武器装备。但是美国这种试图把中国海军封锁在“第一岛链”之内,这种冷战思维明显悖逆时代潮流。

中国海军的发展是中国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海洋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通道安全变得至关重要。中国海军的崛起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不是去挑战其他国家。未来,中国海军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中国海军的装备将更加先进,作战能力将更加强大。中国海军将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