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马克龙主持召开了集中研究乌克兰安全方案的巴黎峰会,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参加了峰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
此次峰会有哪些成果呢?具体来说,达成三个共识。
一个是如何在短期内加大对乌克兰的财政和军事支持,达成共识。
第二个是在是否制裁俄罗斯方面达成共识。
第三个是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和欧洲自己的防御态势上达成共识。
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点是:英、德两国一直公开说希望得到美国“后盾”的支持,但马克龙明确表示:“无论有没有美国”,欧洲都会向乌克兰派遣军队。
分析上面三个共识,第二个共识很重要,与会人士都认为应该加大对俄罗斯制裁。
问题来了,欧洲国家要加大对俄罗斯制裁,而美国却不愿意制裁俄罗斯,甚至一步要逐步取消对俄罗斯制裁,那么,这两方谁更厉害?
听听专业人士的分析。
从技术角度来看,如果美国单方面主张让俄罗斯重新接入SWIFT系统,而欧洲(欧盟与英国)反对,可能出现以下结果和影响:
SWIFT的决策机制决定欧洲才是老大,掌握话语权。
SWIFT是一家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国际合作社,受欧盟法律约束,其决策需由董事会(代表主要成员国金融机构)协商一致或多数决。
美欧作为核心成员均具影响力,但欧盟的反对可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尤其是比利时(欧盟总部)的监管压力。
比如说,2022年将俄部分银行踢出SWIFT是美欧联合行动。
若欧洲反对,美国单方面无法直接强制SWIFT执行。
如果美国执意帮俄罗斯,它会怎么办呢? 可能的替代方案与技术规避有:
CHIPS系统:通过美国主导的美元清算系统(CHIPS)允许俄银行进行美元交易,但需欧洲银行配合(可能因欧盟制裁而受阻)。
二级制裁施压:美国威胁制裁与俄交易的欧洲银行,迫使欧洲妥协(但可能加剧美欧矛盾)。
这也意味着欧洲在决定是否制裁俄罗斯方面,是大头,起主要作用。
欧洲的反对可能阻止俄罗斯全面重返SWIFT,因SWIFT需遵守欧盟法规。美国单方面行动难以绕过欧盟监管。
可以这么说,若欧盟维持对俄金融封锁,任何SWIFT变动都需其批准。
这也是俄罗斯希望欧盟解除制裁的主要原因。
总之,从技术上看,没有欧洲配合,美国难以单方面让俄重返SWIFT,但可能通过其他金融工具局部松动制裁,代价是加剧跨大西洋协调难度。
这是一件好事,特朗普不是说乌克兰没有牌了吗?特朗普不是说欧盟的存在就是占他的便宜吗?
那好啊,美国也离开swift,跟俄罗斯混就得了。
看看美国会混成啥样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开会没有匈牙利,也没有斯洛伐克,这是法国召集的自愿者联盟,不是欧盟峰会。
匈牙利想参加,法国也不带他玩。
以前欧盟只要召开峰会,匈牙利欧尔班就当搅屎棍,就阻挠欧盟对乌克兰进行援助。
现在法国召集的是一个自愿者联盟,欧尔班就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这下欧尔班可能气的要翻白眼了,
但我很高兴,就喜欢看欧尔班翻白眼,
一个人被孤立的样子,
很解压!
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不是勤奋程度,而是思维模式。
纷繁复杂的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和明辨是非的头脑。
一个人的思维层次,就是他人生的上限,思维到不了的高度,脚步也无法抵达。
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寻求真理,让真正有智慧的人,相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