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26日早间,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电视讲话称,胡塞武装的导弹部队、无人机部队和海军部队在数小时前袭击了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和其他军舰。胡塞武装还使用多架无人机袭击了以色列雅法地区的军事目标。
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资料图)
当地3月16日晚上,胡塞武装对位于红海北部的美军航母战斗群发起了24小时内第二轮报复打击。此轮袭击,胡塞武装共发射了18枚导弹、一架攻击无人机。结果导致美军数十架已经起飞准备执行空袭任务的战机被迫返航。随后,胡塞武装公开表示,将所有位于红海和阿拉伯海的美军军舰列为打击目标。并继续对以色列的船只采取封锁行动。
此次胡塞武装宣称,已对杜鲁门号航空母舰进行了多轮攻击,而美国方面则坚决否认,声称并未受到任何实际损害。美国表示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攻击已被成功拦截,未能对其航母造成威胁。然而事实真如美方所说那样吗?欧洲航天局放出的一张由其卫星拍摄的照片揭露了真实的一面,照片显示杜鲁门号航母为了躲避胡塞武装的攻击,已经在3月19日时移动至距离也门480英里的地方,也就是移动到美军舰载机的战斗半径的极限距离。
五角大楼嘴上硬气,说这些攻击完全没威胁,“导弹偏差160公里以上,就是无头苍蝇。”可问题来了:既然对方这么“不堪一击”,为什么要躲得那么远?这就像一个拳击手明明能轻松赢下比赛,却非要站在擂台角落瑟瑟发抖,你信吗?这里面最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土制导弹和无人机其实根本谈不上先进。但即便如此,它们依然让美军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安全距离。而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更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长期以来被西方轻蔑称为 “拖鞋军” 的胡塞武装,凭借着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与无人机的巧妙运用,成功开辟了非对称战争的全新维度。从技术层面来看,胡塞武装的导弹雨战术,充分展现了军事技术扩散所带来的权力重构。他们所拥有的 “圣城 - 3” 高超音速导弹,尽管在技术精细度上无法与大国顶尖武器相媲美,但其 6 马赫的速度已经足以突破传统反导系统的防御极限。
美国杜鲁门号航母(资料图)
胡塞武装的这些导弹究竟是从哪冒出来的?原来,“真主之剑”弹道导弹是伊朗“征服者-110”(Fateh-110)短程弹道导弹系列中一款,它的最大射程大约为700多公里,采用单级固体燃料火箭,是一款较为常见的公路机动导弹。很显然,拿到新导弹的胡塞武装刹不住车了,立马想试一试火力强度。但是结果不太满意,被以军防空系统拦截了,于是胡塞武装在袭击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后的24小时内,又对美军“杜鲁门”号发动了袭击。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将持续很长时间。当天,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美国针对胡塞武装的行动将继续。美国本月15日开始对也门胡塞武装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胡塞武装随后对美国航空母舰及其随行舰只发动打击。联合国及多国呼吁双方停止打击行动,通过对话解决危机。
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资料图)
随着战事升级,全球安全局势也受到影响,人们开始关注这一冲突对中东地区稳定潜威胁,红海作为重要国际水域,承载着全球贸易重任,任何军事冲突都可能对国际航运产生深远影响这场斗争中,美军与胡塞武装关系似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每一次轰炸行动都激发对方强烈反击,而胡塞武装每一次反击又让美军不得不进行更加频繁军事部署,双方战斗中相互试探,形成一个复杂博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