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对进口美国的汽车以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该行政令规定,针对进口整车的关税将于4月生效,汽车零部件的关税生效日期最迟不得晚于2025年5月。特朗普在签署这份行政令后称,关税将促使汽车制造企业回流美国。他反复表示,“如果在美国境内设厂,关税将是零。”



特朗普(资料图)

而特朗普之所以这样做,企图也非常明显了,就是为了扶持起美国国内严重衰退的汽车制造业,通过这种建立“关税壁垒”的方式来扶持国内汽车产业,并逼迫其他国家的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到美国来建厂生产。所以这一次,特朗普在宣布加征关税的同时,还明确表示,未来这一汽车关税将是永久的,但如果是在美国制造汽车的话,就不用缴纳关税了。

特朗普此举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其长期以来“美国优先”战略逻辑的延续。他曾多次指责其他国家“占了美国的便宜”,尤其是德国和日本在汽车出口方面的“顺差”。他不仅将贸易失衡归咎于外国政府“操控汇率”和“倾销产品”,更试图通过关税武器强行扭转局面。这种思维背后,是一种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单边主义倾向,与当今全球化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



贸易(资料图)

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时重申,将于4月开始征收对等关税。农产品关税也将于4月生效。特朗普表示,几十年来,其他国家一直对美国征收关税,现在轮到美国开始对其他国家征收关税了。特朗普还表示,关税会带来“一点干扰”,但可以接受。

“对等关税”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做法,但事实上是极不合理的,如果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全球贸易的税收结构就会发生非常复杂的变化,加剧对于全球多边经贸规则的冲击。

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过渡期”,美国政府将“把财富带回美国”,但“这需要一点时间”。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美国经济是否真的需要这种过渡期阵痛,特朗普将关税政策作为用来推进自己经济议程的最有力的单边工具,背后有何考量?早年的从商经历,让特朗普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外国正在剥削美国,关税是解决美国问题的灵丹妙药。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额达9184亿美元,为1960年以来第二高水平,贸易失衡显著。



特朗普(资料图)

先例表明特朗普喜欢先出拳然后再谈判。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他对一些国家和部分进口商品提供了关税豁免。今年2月特朗普推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因这两个邻国同意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打击非法移民和芬太尼流动。不过有迹象表明,特朗普第二个任期会在贸易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有个例子就很能说明情况:他曾暗示将澳大利亚排除在对所有国家征收的钢铝关税之外。但到最后他的贸易顾问出面泼了一盆冷水,称澳大利亚的铝在“扼杀”美国产业。

“大国竞争的背景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张宇燕表示,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倾向于采取零和博弈的策略。从某种角度而言,零和博弈尚可接受,毕竟总收益与总损失相加等于零。然而,当前更为令人担忧的趋势是向负和博弈的转变,亦即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其主要目的是打压竞争对手,“我输(不要紧),只要你输得比我多”。张宇燕说,让各国共同进步和繁荣,是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要义,而这种局面是当前世界所缺失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