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过去几年的政策推行一直很顺利,甚至延伸到“超出欧盟职权”的军事领域,也几乎没有收到反对意见,但自从拜登下台之后她的命令似乎不太好用了。在特朗普政府确认放弃对乌克兰援助,并推动俄乌和谈之后,今年2月欧洲国家宣布独揽支持乌克兰的重担,要资助乌军继续和俄罗斯打下去直到乌克兰获得“公正的和平”。但如何支持乌克兰,已经是个大问题了。
消息人士称,欧盟内部意见比较分裂,有同意继续捐款大力援助乌克兰的国家,也有支持“有限援乌”的国家,还有坚持美国立场取消对乌援助的国家。在这个时候冯德莱恩就站了出来,今年3月她以欧委会主席的身份,宣布欧盟向各个成员国提供1500亿欧元借债的方式,用于“联合武器采购”和对乌军事援助。这笔钱几乎相当于过去几年对乌克兰援助的总额,之前冯德莱恩对军援问题也是直接拍板定调,每次都能获得通过,即便是如匈牙利国家反对也无济于事。
但这次情况不一样了,多个大国开始公开和冯德莱恩唱反调。欧洲媒体3月26日报道称,目前这一计划已经遭到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抵制,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如果欧盟用政治资金去为乌克兰提供捐赠可以,但贷款是不可能接受的,各个国家都不想增加债务负担。比如法国自称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10%,他们是不可能借钱继续支持乌克兰的;经历过欧债危机的意大利等国同样如此,拒绝执行欧委会的“筹款命令”。
这被欧洲媒体形容为冯德莱恩受到的一次“重挫”,之前拜登在任时期,欧盟推出上千亿欧元的军事支持任务,执行一直都很顺利。这次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第一次尝试,就遭到了多国反对,至少暴露了两种原因。其一是很多欧洲国家实际上是不愿意“割肉援乌”的,他们表面上声称支持乌克兰打击俄罗斯到最后,让他们在俄乌和谈之际认领这些乌克兰的贷款,就有很多国家不愿意了。这也说明欧盟对于结束战争的兴趣,远大于对继续支持泽连斯基打下去的兴趣。
其二是欧盟内部一些大国之前对冯德莱恩“服从”,或多或少和美国的压力有关系。拜登政府是俄乌冲突的一手策划者和推动者,如果有国家拒绝通过欧盟框架提出支持,那么他们会面临美国的巨大压力,这或许才是很多国家援乌的真实初衷。此外,各方对冯德莱恩后续的计划也很悲观,因为大部分开支计划都必须得到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实施。一名非南欧国家的外交官表示,欧盟委员会的“国防债券”方案也存在失败的风险;总而言之,现在换了特朗普担任总统之后,欧洲这边冯德莱恩发号施令明显是更不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