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新一届国家队主帅的选拔正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网友们也纷纷关注起最新的国家队集训名单。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众多预测名单中,大多数位置都有琳琅满目的选择,唯独接应位置出奇地整齐——只有那么两三个人,而龚翔宇无疑是最稳定的第一人选。这不禁让人感慨,曾经中国女排接应位置也曾辉煌一时,但如今却已沦落至此。


龚翔宇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空降中国女排国家队后,从此稳坐主力接应的位置。十年来,无论国家队如何调整,她始终是那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我们必须承认,龚翔宇并非拥有博斯科维奇那样的顶尖实力,她能够一直留在主力位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他接应选手的表现更为不堪。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女排接应位置的人才缺乏。


在国内联赛中,天津女排的陈博雅表现,无疑是接应位置上比较出彩的一位。她被寄予厚望,认为她是最有可能接过龚翔宇大旗的人。然而,陈博雅在与龚翔宇的对比中,依然显得差距明显。她的进攻缺少变化,在一传和防守方面,目前来看也是无法与龚翔宇相比。


更让人担忧的是,除了陈博雅之外,国内联赛中其他的正牌接应选手并没有太多的亮点。比较年轻的段梦可、杨舒茗等人虽然被看好,但她们能否真正成长起来,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在未来四年内,中国女排恐怕仍然要面对接应位置的荒芜。


回顾中国女排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曾经出现过周苏红这样的世界级接应。但遗憾的是,周苏红之后,中国女排就再也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挑起大梁的接应选手。即便是被誉为排球之神的郎平,对于接应位置也在这十年时间里束手无策。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女排接应位置的全面塌陷呢?是基层培养体系的不足?还是国家队战术理念的滞后?亦或是年轻选手自身的努力不够?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女排的未来究竟在何方?接应位置的困境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却足以让我们看到整个中国女排面临的挑战。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们能否看到一支全新的中国女排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