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8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进一步提升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2025年3月27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林业局)举办专题培训班,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阁出席并讲话。本次培训班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林学会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承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各市县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及县(市、区)代表共20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特邀中国林学会原副秘书长、教授级高工刘合胜对《条例》进行权威解读。刘合胜从立法背景、核心条款及实施要点三个方面展开,重点阐释了“保护”“管理”等关键词的法律意义,为参训人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二级教授赵忠结合山东省古树名木资源特点,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了健康监测、复壮技术等实操方法,为科学管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主任田文侠‌围绕林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古树名木管理的协同机制进行发言,提出要依托种质资源库建设,推动古树基因保存与数字化建档。下一步山东省要加快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建设的深度融合,协同高校及科研院所,深入开展古树基因保存和生态文化研究,为“绿色国宝”提供全生命周期保护。


培训期间,各市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负责人围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济南市长清区和潍坊市高密市作为典型代表,分别介绍了在古树名木保护和科普宣传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借鉴。


李新阁强调,《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上升到法规层面,具有里程碑意义,各级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要以《条例》施行为契机,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同时讲好古树故事,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生态、人文价值,用法治手段呵护百姓的“绿色乡愁”,守护齐鲁大地的“绿色国宝”。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全省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为全面提升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闪电新闻记者 刘少君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