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香港陷入混乱之中。风波发生后,国家安全机关迅速介入调查,而令人震惊的是,幕后竟隐藏着一名潜伏中国长达30年的“两面人”。
他甚至贷款510万,精心策划了这场震惊世界的暴乱,妄图将香港推入深渊。
那么,他究竟是谁?最终,他的结局又如何?
“两面人”李亨利
李亨利,原名李沪祥,1955年出生于上海,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祖父早年投身商界,奠定了家族雄厚的经济基础。
自幼,他便耳濡目染商业之道,父亲更是时常教诲他:“诚信是立身之本,责任是为人之要。”
然而,随着岁月流转,李亨利并未坚守父亲的训诫,而是逐渐被商业野心所驱使,最终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为无数有志之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凭借家族的商业背景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李亨利迅速在商界崭露头角。
他不仅精通英语,还具备敏锐的商业嗅觉,很快便与一名来华考察的外国商人搭上了关系,并合伙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
在当时物资相对匮乏的环境下,李亨利的公司迅速崛起。他不仅将进口商品引入国内,还将中国特色产品推向海外市场,生意越做越大。
短短几年间,他的产业涉及多个领域,从贸易到制造,再到房地产开发,商业版图不断扩张。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他已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上海商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按理说,李亨利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资本积累,理应心怀感恩,珍惜自己的成功之路。然而,现实却截然相反——拥有财富后的他愈发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甚至逐渐暴露出深藏内心的劣根性。
上世纪80年代,李亨利的商业野心愈发膨胀,但他的手段却逐渐变得不光彩。
他常冒充美国大型企业的高管,与知名企业家结交,从而骗取投资人的信任和资金。
然而,这些并不是他唯一的“聪明”手段。
1982年,李亨利的舅舅从香港来到上海游玩,竟然向他提出“要女人”的要求。李亨利毫不犹豫地答应,随即哄骗了一名年轻女子为舅舅提供嫖宿。
然而,女子得知自己被骗后,愤而报警。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将李亨利抓获,而他的舅舅闻讯后立即逃回香港。
年仅26岁的李亨利,因引诱妇女、诈骗等罪行,两次被公安机关逮捕处理。然而,经历法律制裁的他非但没有悔改,反而对政府心生怨恨。
他愤愤不平地表示:“如果不是国家的政策,我怎么会在这里?我要报复!”
出狱后,李亨利依靠香港亲戚的帮助,迅速重新崛起。他借助外资身份,在中国大陆以“美东有限公司香港代表”的名义活动。
为了逃避税务监管,他果断更改国籍,加入了一个名为“伯利兹”的小国。而这个国家在1989年与中国断交,更让他的身份问题变得模糊不清。
尽管李亨利暗地里想方设法逃避责任,但他仍然充分利用中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让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
他的头衔也从最初的“香港代表”逐步晋升为“第一副总裁、股东、中国首席代表”,甚至在上海设立了公司总部。经过十几年的经营,他跻身亿万富豪行列,成为上海商界的风云人物。
在经商过程中,李亨利不可避免地与政府官员打交道,而他表现得就像一个“双面人”。在公众面前,他总是伪装成一名“爱国商人”。外界看来,他是一个积极回报社会的企业家,一个“爱国的美籍华人”。
他时常在公开场合表示,没有政府的支持,就没有他的今天,因此要大力支持祖国经济发展。他在长兴、海口、昆山、广州、沈阳等地开设工业村和工业园区,与政府官员谈笑风生,塑造出一副支持国家建设的形象。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表面上满怀爱国情怀的华人企业家,背地里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华分子。
贷款510万策划香港暴乱
“只要是对中国不利的事情,我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
李亨利,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迅速积累财富,成为亿万富翁,并长期以“海外爱国华人”的身份示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在暗地里却一直从事着危害祖国的勾当。
李亨利对美国有着近乎狂热的崇拜,即便回到大陆,他依旧摆出一副“外宾”的姿态,公然声称自己是“美籍华人”。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家人在人际交往时必须自称“美国国籍”,以此彰显自己的身份认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中国的不满与敌意逐渐显露,甚至不再掩饰自己内心的反华情绪。
不仅自己反华,李亨利还试图拉拢身边的员工一起参与。他曾多次带领公司骨干前往美国,参加各种反华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要求他们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此强化他们的立场。
到了国外,他更是积极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反华分子,一旦找到目标,便主动上前结交,并承诺提供资金支持。
2009年,李亨利在美国遇到了反华势力的头目杨某,两人一拍即合。为了表达诚意,他当场拿出2000美元资助杨某,并用英语明确表示,他将会对杨某的反华行动“不遗余力地支持”。
从那时起,李亨利便成为杨某的重要资金来源,多次向其提供巨额资金支持,总额高达数十万美元。这些资金被用于资助香港的激进分子前往境外接受培训,甚至被用于向西方国家提供涉港“情报”。
然而,李亨利并不满足于仅仅出钱,他还积极为杨某等反华分子出谋划策。
2018年,在美国国会选举期间,他更是通过暗中运作联系上了杨某,并向其提供了一笔资金,同时特别叮嘱,要将这笔钱用在支持反华议员的竞选活动上。
2019年6月,香港修例风波爆发,李亨利视其为绝佳的“机会”。他决定加大投入,全力支持香港的激进分子,以期借助这场动荡进一步推动自己的反华计划。
然而,当时他的公司早已陷入经营困境,现金流极度紧张。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停手,而是选择铤而走险,通过非法手段筹集资金。
为了获得资金支持,李亨利私刻印章,伪造合同和增值税发票,以虚假的财务数据夸大公司营收。他利用这些造假的文件,成功从银行骗取了510万元贷款。
贷款到账后,他立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转账操作,将资金秘密输送至境外反华势力和香港的激进分子手中。
据调查,这笔钱的一部分流向了反华头目杨某,用于资助香港的激进分子前往境外接受专门的培训。而另一部分则被用于购买武器、制作宣传材料,甚至雇佣人员策划和实施暴力活动。
这些资金的注入,使得香港的暴乱迅速升级,街头暴力愈演愈烈,社会陷入极度动荡,无数无辜市民的生活被彻底搅乱,甚至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李亨利冷眼旁观香港的混乱,甚至在私人场合对身边的人嘲弄道:“看看香港现在这个样子,真是有意思。”
在他看来,这场风波不仅是对香港的摧毁,更是他对国家的一种“成功复仇”。
然而,他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未曾意识到,法网早已悄然向他收紧,一场针对他的调查正在暗中展开,他的罪行即将曝光。
最后的审判
香港风波平息后,国家安全机关迅速展开调查,发现有大笔资金通过非法途径流入香港,并最终落入反中乱港分子手中。深入追踪资金流向后,调查人员锁定了关键人物——李亨利。
随着证据的逐步浮现,广州市国家安全局秘密展开侦查,对李亨利进行严密监控。经过数月的深入调查、跟踪取证,执法部门最终掌握了他违法犯罪的确凿证据。
2019年11月底,广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李亨利实施逮捕,将其绳之以法。
2021年4月,李亨利因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被依法移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在一审判决中,法院判处他有期徒刑11年,并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万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李亨利利用中国的资源,却干着损害国家利益的勾当,毫无道德底线,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然而,他的落网不仅是个人罪行的终结,更是一记响亮的警钟,提醒人们时刻警惕隐藏在暗处的“双面人”。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不容侵犯,任何背叛祖国的行径,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