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的独生子白清扬,在高三时就被保送到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大学选的是冷门的专业:蒙古史。2018年,董卿诧异地问过白岩松:“你不担心儿子以后不好找工作吗?”
听到董卿的询问,白岩松状似无意的笑了笑,随后说道:“对于学习,我从来不逼他,以后他找工作,我也不插手,更不担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选择!”
听到这个回答,董卿更是诧异,台下的群众也有很多不能理解白岩松的做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很多中国父母对子女最殷切的期望。
白岩松,一名如此优秀的央视主持人,竟然与众人的想法“截然不同”,对待儿子白清扬的教育,白岩松不是不上心,而是做到了佛系!
白岩松不认可“棍棒底下出孝子”,相反,他更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循规蹈矩,人生也是不可复刻的,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作为父母,不应该过度插足孩子的未来与人生。
在教育理念上,白岩松与一代文豪鲁迅的做法颇为相似,鲁迅教育自己的孩子周海婴,从来不是严格要求,而是学会去引导、给予孩子陪伴,让兴趣成为孩子的老师,自己只作为旁观者。
很多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作业不写完,就开始玩耍时,总会不由自主的血压飙升,甚至会给孩子一顿批评教育,这种做法真的正确吗?
孩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他干的事情,他就非要干,你若是让他做的事情,比如写作业,他就偏偏不写,似乎一切都要与父母反着来。
这样“矛盾”的一幕,在中国很多家庭上面轮番上演,孩子得不到学习的乐趣,厌倦了学习,父母始终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动不动就与孩子发生争吵。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孩子厌学、不学习、父母严格要求,反倒与孩子生了“嫌隙”,导致亲子关系出现裂痕。
对此,白岩松十分知晓这一点,也看得更为通透,他从不会逼着孩子去学习、也不会因为自己功成名就之后就对着孩子趾高气扬,告诉孩子:你应该做这些、你不能去做那些!
白清扬是白岩松的独生子,众人眼中的白岩松应该对儿子严加教导,这样以后才能出类拔萃,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可白岩松偏偏不这么做。
白清扬喜欢一身“侠气”的金庸,对金庸写的武侠小说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候白清扬为了看小说可以不吃饭、不写作业。
一般的家长若是看到自己孩子这般,或许早就已经火冒三丈,可白岩松却视而不见,有时候看到了也只是说一句:“尽管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正是白岩松的鼓励与支持,让白清扬在做事情的时候少了很多顾虑,但白清扬也并未因此“堕落”,而是在高三的时候就被保送到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而后,白清扬更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大学期间选了一个十分冷门的专业,在英国进修蒙古史。
白岩松得知儿子的决定之后,依旧是给予肯定和支持,这样的做法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众人不明白白清扬为何要在英国选修蒙古史,更不理解白岩松为何支持儿子这么做。
《朗读者》节目开播后,董卿作为主持人便邀请了白岩松,也是在节目中,董卿询问了白岩松这么一个问题。
董卿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十分严格,正是父母的严厉和高期望,才成就了文采斐然,在各大场合都侃侃而谈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性。
或许也是受到父母对自己教育的影响,董卿在针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与白岩松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
白清扬选择的专业太过于冷门,以后找工作或许就是问题,白岩松不担心吗?董卿很是好奇,可白岩松给出的回答,却出乎董卿意料。
白岩松对儿子教育的“佛系”态度更是令众人震惊,这做法似乎趋向于: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坚定不移地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生就是“试错”的过程,对于孩子,父母要做的是引导,因材施教,而非替孩子做决定,若是强行插手,结果或许只会适得其反。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朗读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