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即将进入尾声,蒙古瞬间感到大事不妙,如果再犹豫下去,就不能跟着中俄喝酒吃肉了。
近两年,随着俄罗斯国家经济战略整体上呈现出“向东看”,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规模也随之提升,原本几个沉寂许久的能源项目都在这几年重新活跃起来。
但作为中俄之间最大的一个能源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却没有什么起色,这与蒙古国有很大关系。
就在近期,蒙古国一改之前暧昧不清的态度,公开批准一项合作。
俄能源部日前证实,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已经批准了“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项目,这条天然气管道正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延续。
俄方表示,蒙古国批准“联盟东方”项目,将为俄蒙长期合作注入新动力。
而一旦“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竣工,俄罗斯可以每年经蒙古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将极大的加强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规模。
那么蒙古国为何会突然改变态度,同意管道建设项目呢?
这其实还是因为他们已经嗅到了“危险气息”。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一直在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这条管道一旦建成,那就是三方受益。
尤其是对于经济条件不佳的蒙古国来说,巨额天然气过境费用将为其经济注入“强心剂”。
然而蒙古国长期奉行所谓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自2012年以来,他们不断加强与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联系,其国内亲西方派规模也在这10年时间里大幅成长。
由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涉及中俄两国,蒙古国为讨好西方,在管道过境问题上设阻。
一方面阻碍建设谈判,另一方面又狮子大开口,抬高过境费用价格,导致管道建设迟迟没有进展。
为此,普京在去年9月份亲自访问蒙古国进行游说,期间讨论的话题就包括“联盟东方”项目。
但蒙方依然在“打太极”,不愿将建设计划落实为实实在在的协议性文件,普京回国以后,此事便没了下文。
很显然,蒙方高看了自己的地位,虽然俄罗斯管道通往中国的最便捷道路就是经过蒙古国,但这并非唯一的选择。
哈萨克斯坦就是另一个选项。
去年年底,普京就找上哈萨克斯坦谈合作,而且得到了十分积极的回应。
俄方已经证实,经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的新天然气管道每年预计可以输送450亿立方米天然气,与“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属于同一规格。
这下蒙古国就坐不住了,因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是一个抱中俄大腿,一起喝酒吃肉的好机会。
他们以为故意拿乔,就能跟中俄讨价还价,殊不知中俄不是非他们不可。
在现实面前,蒙方不得不放下自己的犹豫姿态,正式批准建设管道。
可以预见,如果未来蒙古国与哈萨克斯坦的2条新管道能同时开工建造,那么中俄经济合作将迎来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
同时,俄罗斯能源的传统市场或许也会从欧洲彻底转为亚洲。
现在俄乌冲突已经进入尾声,几乎大获全胜的俄罗斯,接下来必然会重点发展能源贸易,恢复元气。
蒙方选择在此时醒悟,还不算太晚,在中俄经济合作规模逐步上升的同时,必然也少不了它的一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