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促使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24日发文称,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政府暂停了对乌克兰的援助并试图恢复与俄罗斯的关系,这让许多欧洲人感到担忧。他们担心美国将抛弃欧洲,呼吁利用法国和英国的核武库建立独立的“欧洲核保护伞”。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在为欧洲提供“核保护伞”。目前,美国在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土耳其这五个欧洲国家部署了约100枚战术核武器。这些核武器处于美军的控制之下。

“特朗普在拥抱俄罗斯以及抛弃传统盟友的路上会走多远,还有待观察,但‘西方’可能已经消失了。”当地时间3月8日,《纽约时报》巴黎分社社长、专栏作家罗杰·科恩(Roger Cohen)撰写题为《欧洲在情感冲击中应对新时代》的评论文章。文章称,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欧洲不断遭受到冲击,挣扎于一个“新时代”中。他哀叹,长期以来所谓“西方”这一概念,如今已经荡然无存,而将取而代之的,或许是中美俄欧的多极化林立和大国竞争之下的争斗不休。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向欧洲盟友提供核保护并履行集体防御承诺,一直被欧洲国家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以来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立场“退缩”,欧洲国家开始感受“美国优先”政策给它们造成战略冲击,纷纷质疑美国“核保护伞”是否可靠。有美国媒体评论:“对许多欧洲人来说,特朗普给北约的核保护伞打了洞。”风雨欲来,欧洲不得不考虑“自己撑伞”。马克龙3月18日宣布,将改造距离德国边境不足200公里的吕克瑟伊空军基地,使其能够容纳可携带核武器的“阵风”战斗机。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核问题项目研究员指出,即便英法联手,难以在美国突然撤出欧洲情况顶替美国位置。据《中国军网》介绍,“延伸威慑”是美国核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赖以维系全球同盟体系重要手段之一。若美国突然撤出欧洲,英法两国很难撑起“核保护伞”。英法两国核武器库规模是严格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形成,相较法国英国,美国拥有超1700枚处于部署状态核弹头。英法核理论并不相容。英国明确规定,该国核威慑力用于保护北约,法国坚持其核打击力量独立于北约指挥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阐述其扩展法国核保护伞想法,一直拿“俄罗斯威胁”说事。俄外交部网站3月6日发布声明,马克龙的讲话“清晰地发出核恫吓的声音”,俄罗斯将在国防规划中考虑法国总统的讲话。声明指出,马克龙讲话全都是对乌克兰的安全保证,对俄罗斯的安全保证只字不提。如今欧洲需要“和谈判”而非“核威慑”。目前,乌克兰危机迎来关键拐点,如何真正实现停火,需要各方把握机会,回应关切,理性应对。如今的欧洲,需要就和平坐下来谈判,而非“威胁”与“核威慑”等方面再唱高调。

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联合会2月份的一份报告指出,“通过三年来对文件收集观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正准备15年来首次将核弹头重新部署到其位于英国的主要空军基地”。此举或许表明,美国尚未放弃保护北约盟友的承诺。从核弹当量来看,欧洲的核武库根本无法与俄罗斯相提并论。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的卢卡什·库莱萨表示,扩充欧洲的核武库就算不需要数十年,也得花好几年进行投资和研发。但威慑力不仅仅是导弹数量的问题,展示欧洲核力量的作战可信度也至关重要。



法国提出为欧洲提供“核保护伞”,反映欧洲国家在美国逐渐退出后安全焦虑。法国派遣可携带核武器阵风战斗机进驻德国,确实是一次重要军事信号,显示法国想在欧洲安全事务上扮演更重要角色意图,仅凭法国现有的核武库和军事实力,很难真正为欧洲提供可靠核保护。归根结底,法国的“核保护伞”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目的是在当前欧洲安全局势变化的背景下,提高自身在欧洲的影响力,而非一个真正可行的防务承诺。欧洲的安全未来,依然离不开美国,法国的算盘恐怕难以如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