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6月.彭金山所在部队被编为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第2师。长征开始时,他是2师的电话架线员。
为保证通信畅通,这些电话兵是“逢山开路、水架桥”。一军团2师是长征的先头部队,那时,彭金山天天能见到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领导同志。
周副主席,国字脸,浓眉大眼。因为一股络腮胡子,被大家称为“周胡子”。后来到了延安,周副主席把他那标志性的大胡子给剃掉了,大家为他惋惜了好一阵子。
周恩来
那时,不但毛主席、朱老总叫周恩来“周胡子“,新兵也跟着喊。平常有周恩来的电话,我们也不喊周副主席,都叫“周胡子”。
一次,排长悄悄对他们说,周大胡子的电话太多了。不巧,这话让周副主席听到了。我们满以为他会发火,可他也只是笑笑,没吱声。
那时,他们常常看见毛主席卷纸烟抽,抽得很凶。他平常很忙,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们也不敢上前问,只知道每天帮他把电话线架好,然后他不停地打电话……
因为行军路线随时都在改变.所以电话线由电话兵们随身携带。每名战士携带一公里的线,有20斤重。
要是平常,可能问题不大。可是长征的路,绵延婉转,崎岖不平,非常难走,再背上电话线,确实有些吃不消。
后来每逢阴雨天,彭金山的肩膀就隐隐作痛,就是那时落下的病。他们每到一地,立即架线。
有时信号不好,要反复试信号,最多一次试了上百次,才接通电话。通信设备还经常出故障,
红军内部没有人会修电话,一位从国民党军队投诚过来的士兵是修电话机的。这可好,他因为有技术,处处受到优待,简直成“老爷”了。
还有个姓王的士兵,浙江人,以前在国民党部队开车,也会修电话机,周副主席则称他:“修机子的王司机”。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