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近日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此次论坛上,有多达21个国家的86位跨国大企业正式代表出席,其中美国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7家。中国十多亿人口,中产阶级规模超4亿,市场庞大。而且,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自贸试验区数量大幅增加,负面清单从三位数缩减至两位数。再者,中国还是全球唯一得到联合国认证的全工业门类国家,产业链优势显著,在华外国企业基本无需担忧零部件供应。同时,中国重视创新势能,利于提升在华外企竞争力。这些因素促使各国企业积极参与此次论坛,也凸显了中国市场对全球企业的巨大吸引力。
戴恩斯(资料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方面的动作格外引人关注。3月20日,美国蒙大拿州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抵达北京展开访问。公开资料显示,戴恩斯是美国资深政治家和前企业高管,也是共和党内少有的具有在华工作经验的政治人物。上世纪90年代,他作为美国企业驻华高管,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工作了6年,其两个孩子也在香港出生。他于2012年当选蒙大拿州国会众议员,2014年当选蒙大拿州联邦参议员并在2020年成功连任,2023年成为共和党参议院全国委员会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戴恩斯在访华前动作频频。15日,他在社交平台宣布将访问中国,当天还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会面,讨论相关议题。美国驻华大使馆20日发布了戴恩斯抵达的消息,并配发了他与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武安妮的合影。种种迹象表明,戴恩斯此次访华肩负重要使命。有消息称,戴恩斯希望特朗普任命他为特使,以便更好地在中美之间“牵线搭桥”,虽然因内部鹰派阻挠,这一头衔未能公开授予,但这并不妨碍他带着特朗普的任务访华。
特朗普(资料图)
从戴恩斯过往的立场来看,他一直对中国事务,尤其是经贸事务比较关心和感兴趣,被认为是在经贸领域有较高专业度的国会议员。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就表示,希望美国与中国可以有更好的贸易关系,认为美国“可以向中国出售更多商品,这将有助于增加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美国企业“需要更好地进入这些(中国)市场” 。
那么,特朗普为何在此时派戴恩斯访华呢?当下,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策引发诸多问题。特朗普1月上任以来,分别在2月4日和3月4日宣布两轮对华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中国商务部和财政部于3月5日迅速宣布了有关反制措施。不仅如此,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政府还将在4月2日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这种做法使得美国国内经济也受到冲击,众多美国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市场受限等困境,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需求愈发迫切。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对美国不利。美国滥用关税政策,不断挑起贸易争端,其单边主义行径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若想缓解经济压力,改善国际形象,与中国恢复良好的经贸关系成为重要途径。而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如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不断向世界展示开放姿态,吸引全球资源。此次21国齐聚国宾馆,足以证明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强大号召力,相比之下,美国的孤立态势愈发明显,特朗普或许也察觉到了形势不妙。
戴恩斯与特朗普(资料图)
另外,戴恩斯本人与特朗普关系极为紧密。自2016年起,戴恩斯就多次在公开场合力挺特朗普,即便在国会山暴乱事件等特朗普艰难时期,他依然忠心耿耿。特朗普复出参选,戴恩斯也是第一时间表示支持。这种忠诚使得特朗普对他委以重任,希望他能通过此次访华,为美国寻求转机。
不过,中国在对待中美关系上始终保持坚定立场。外交部多次强调,中美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关系,既符合双方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但前提是美方要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磋商。然而,美国不仅凭空捏造出所谓“芬太尼问题”,还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进行打压制裁,毫无“平等、尊重、互惠”可言。中国驻美大使也曾表明,中方准备好了和美方打关税战、贸易战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对抗,展现出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
此次戴恩斯访华,虽不能立刻改变中美关系的现状,但无疑为双方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契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美国若真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不能仅靠派使者传话,而应切实拿出诚意,停止无端打压,以实际行动回应中国的合理诉求。否则,中美关系难以真正实现缓和,美国也将继续在经济和国际形象上承受压力。未来,我们需持续关注戴恩斯访华的后续成果以及中美关系的走向,看美国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