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卖港口这事港府一直都在与长和集团保持沟通,只不过李嘉诚现在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据港媒《华南早报》3月27日消息,港府在3月4日意外得知长和集团将向美方贝莱德财团出售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的199个泊位权益后,第一时间与长和取得联系,试图寻找一个解决办法。

报道还称,虽然离交易日仅剩一周,但港府与长和双方仍在持续博弈之中,力求在关键时刻找到一个合理解的决办法。



从上面报道内容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号。

第一个信号是,李嘉诚在决定将这43个港口卖给美方贝莱德财团前并没有知会港府,港府也是在长和集团3月4日发布公告后才知道的,如果不是这则公告,估计交易成功了我们都还不知道。

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任何重大交易都应该先知会当地官方,判断其合法性,而不是先斩后奏。

由此可见,这笔交易本来就存在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即便长和一再解释,这是纯商业行为,也难以摆脱外界的质疑。



第二个信号是,港府介入后,长和仍然摇摆不定。

为哈摇摆不定呢?因为此时退出可能面临重大损失。

据一名专注于商业交易的法律人士透露,重大商业买卖协议通常会包含违约条款,也就是说这笔交易如果失败,李嘉诚可能面临很高的违约金。



有知情人士认为,无论这笔交易成功与否,李家都难以全身而退,成功了虽然李家可以获得至少190亿美元现金入账,但是以后想做香港和大陆的生意可就难了。

更关键的是,商人一旦离开了祖国的后盾,今后可能真就成了纯商人了,那个风险可就高了,遇到不合理的交易只能忍气吞声。

就正如香港前任特首梁振英所说,有些商人误信在商言商,误信商人无祖国,殊不知离开了祖国,就像孩子离开父母而失去保护。



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纯粹的在商言商,尤其是大型投资都是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的。

我们就拿美国财团贝莱德来说,翻开美国财政部的人事档案,你会惊奇发现,美财政部相关官员与贝莱德有众多职业上的交集。据 Politico 统计,贝莱德团队每年和国会议员接触超过 200 次,也就是说贝莱德的每一笔交易都有可能与美国现有政策相关。



要知道,美国这几年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在经济、科技、政治等领域全面对中国实施战略性干扰,前段时间更是公开叫嚣要从中国手上夺回巴拿马港口控制权。

在这个敏感时期,贝莱德收购长和旗下巴拿马两个港口经营权的动机就耐人寻味了。

换句话说就是,很有可能这是特朗普的一步棋,只要拿到经营权,今后一切由他们说了算。



其实,这样的猜测并非空来风,首先这笔交易并不是公开竞争售卖,而是悄悄进行的。

其次是这笔交易并不符合利益最大化逻辑,而是让贝莱德捡了一个大便宜。

因此,《华南早报》称,专业人士认为,这笔交易如果涉及非法行为,政府完全可以介入并叫停的。

如今官媒《大公报》已经连发六篇有关售卖港口锐评文章,第六篇更是以警告的形式劝告李嘉诚不要一错再错。

由此可见,这件事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首李家超此前也已经明确表态,提醒相关交易必须符合法律和规则的要求,特区政府则会依法依规处理。



总而言之,虽然离签约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但并不代表这桩买卖就已经尘埃落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