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病态”的国家。
他们的文化总是透着一股疯狂、怪异得味道,是一种物哀文明。
受土地和资源的限制,以及长久以来和中国对比的落差感,日本其实存在一种被撕裂的扭曲感,这种不平衡感,拉扯着每一个日本人的内心,使他们逐渐变得残忍。
这种残忍,直到21世纪仍然没有消退。
2021年,一个5年规划凭空出世,它的题目是《日本老年人赴中国旅居养老五年规划,2022-2025》,这是山东某集团发出的倡议。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官方查证,这件事并不存在,山东某集团也并无此计划,但网友们的反应却出奇的一致,也充分表达了我们的立场,堵死了日本的后路!
多年前,无数青年人因为日军的残忍命殒中华,他们甚至没有机会成长到中年。如今,我们怎么会让日本人来中国的土地上安享晚年?
就在这50万老年人安居中国的计划被证伪之后,日本便暴露出他更为残忍的一面。
其国内专家大肆宣扬:“老年人应该全部切腹自尽!”
成田悠辅
在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下,日本社会陷入又一轮新的争吵,关于老年福利、赡养义务、老年人工作问题,每个社会阶级的人吵得沸沸扬扬。
更多的老年人意味着政府要支付更多的养老金,社会上的医疗压力也会持续增长。
大部分人认为,日本面临如此棘手的压力,他们也许会将目光转向中国,希望能够缓解一部分养老压力,将日本老年人转移到中国。
因为其一,日本身处于地震带,地震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就连他们居住的房屋也都是木质结构,是为了降低灾害损失。
其二,中国地大物博,在日本可以称为奢侈的水果——西瓜,在中国也不过卖几毛钱,最贵就几块钱一斤,但是在日本,很多人只能买西瓜皮解解馋。
其三,假如50万名日本老年人来到中国,那么包括护工、家属、朋友,怎么样也能再捎带一些人进来吧!这些人留在中国,始终是一个可用的棋子。
中国网友说的不无道理,提前表明态度:绝不答应,这种想法太自私,日本政府就算没这个计划,就是想也不能想!
那么日本政府没办法排解养老压力,这么多的老年人应该怎么办呢?
一个拥有耶鲁大学毕业证的日本教授,提出他的想法,他说:“每个超过65岁的老人,都要自愿选择切腹自尽!”
此言一出,让整个世界为之哗然。
不愧是日本,还是一如既往的疯狂!
这位大放厥词的年轻人叫做成田悠辅。
成田悠辅
让每一个超过65岁的老年人切腹自尽,这个社会是多么落后,多么停滞,多么冷漠,才能提出这样的畅想?
每一个人最终都会老去,这样的做法让已经老去并为社会做过贡献的老年人寒心,也让即将老去的人们感到害怕。
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日本政府应该担当起责任,就像中国古人曾说的: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段话出自于《礼记·礼运篇》,古人对于治理世界的畅想,这值得我们所有现代人学习。
日本国内
日本NHK电视台在2018年制作过一部现实主义纪录片,名字叫做《老后破产》。
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无数日本老年人在如今超老龄化日本社会里,面临着养老金缩水、孤独死、超负荷工作等问题。
在这部纪录片中,有一个老人悲伤的说:
“人总有一死,那还不如早点死得干干净净,我根本不想要什么长命百岁。”
如今日本社会的老年人,是当初经历过日本经济大爆发时代的人。
在那个年代,日本背靠着美国吹来的东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繁荣,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这一切的一切都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不少红利。
那个年代的人都认为,只要自己努力赚钱,努力存钱,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到了老年时期,自然会有政府帮助他们养老,能够得到一笔不菲的养老金安度晚年时光。
可没曾想,当这批人到老年时,却因为物价飞涨,收入减少,疾病折磨,无儿无女,从而陷入老年破产的困境之中。
一个叫做山本的老奶奶,在年轻时是超市的导购员,当她57岁退休后,她将自己的社会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出,到了现在,她只有每个月6万日元的年金收入(相当于2900元人民币左右)。
一个叫做青山的老爷子,在年轻的时候一直靠小本生意维生,等到老了之后,他每个月可以领取年金8万日元(3927元人民币左右)。在生活中他只能尽量节衣缩食,每天的伙食费不能超过500日元(24元人民币左右)。
可能我们光看数字,觉得这个养老金的数额是合理的,但是日本的物价和中国不一样,他们那里蔬菜和水果以及肉类的价格都偏高,像是青山的养老金,能够负担的就是几百日元的一盒小菜,就连这个小菜他也要分好几次吃,不能一次性全部吃完。
虽然日本老年人的生活已经逼近穷途末路,但是日本年轻人却对这一现象缺乏同情。
这些年轻人只能看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沉重养老压力,以及日本政府对于高额养老福利的力不从心。
所以,2021年12月,当成田悠辅在网络新闻节目ABEMA Prime谈及养老问题时,他信口开河,直接说出令人震惊的言论:
“如果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日本老龄化问题,只有让所有老年人集体自杀,切腹自尽,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而且,成田悠辅还预测未来日本政府会实行安乐死,这并不是让老年人自己选择安乐死,而是到了一定年龄就会“人性化”的执行安乐死。
这种偏极端性的言论,居然也为成田悠辅吸引一批粉丝,他的粉丝现在已达百万级之多。
我们可以看看日本网民们,对于成田悠辅的言论是什么态度——
我只拿自己做例子,我想在我退休之前我会切腹自尽,因为现在社会上60岁至70岁的那些老年人,生活实在太惨了,我想将一个有生机的社会移交给下一代,不想多管闲事。我认为在油尽灯枯之际,还要拼死维持自己的身体是痛苦的事,我宁愿健康、舒服的死去。现在我已经40岁了,我想我会同意成田悠辅的观点。
超级爱成田悠辅先生!
在成田悠辅19岁的时候,他的母亲被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医院经过数个月的治疗最终醒来,但是却从此瘫痪和遭受其他严重性损伤,这件事情之后,他的母亲一直需要护工帮助。
成田悠辅如果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你为什么还不下手呢?
成田悠辅的言论并没有让我感到生气,只是希望他能说到做到,到了那个年纪时,请他一定要切腹自尽!
日本乱象
网民的两极化言论,反映出如今的日本社会呈现一种割裂的状态。
日本老年人的真实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日本社会会对这一问题产生如此大的争论?
谁也不能想到,曾经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年轻人,他们吃过时代的红利,也经历过经济的萧条,一直以来勤勤恳恳的工作,没想到来到老年时,他们的生活居然如同浮萍一般脆弱。
不少老年人依旧要靠着自己的双手去赚钱养活自己。
日本总务省曾统计过老年人就业率,在2014年间,65岁到69岁的老年人,就业率高达40.7%;到了2017年,日本65岁以上的工作者接近807万人,老年人占整个社会的就业人口比例为12.4%。
在这12.4%的老年人中,大多数人从事的是高体力、低工资的工作。
老年人工作者最常活跃于机场引导员,服务员,保安,保洁,收银员,出租车司机,工人等岗位上。
就像日本德岛市的三菱电机公司里,有将近20%的员工已经超过65岁,他们都处于制造业一线,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差、生活压力巨大。
在日本kamagasaki镇就业中心,每天都有大批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排队等待工作,他们等待的工作大多数都是建筑工地的重体力劳作,每个工地派车来接人,招满了人就用车拉走。
这些已经高龄的老年人,之所以如此拼命工作,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生活——不工作,就没有饭吃。
大多数日本老年人在谈及自己糟糕的老年生活时,只能微笑着摆摆手,装作不在意的说:
“我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久,养老金确实不够用,除了工作,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能够让我摆脱困境。”
但是,这些能够找到工作的老年人依旧是幸运儿,因为还有一部分日本老年人在社会上孤苦无依,没有工作,陷入被社会抛弃的境地。
根据《高龄社会白书》记载,日本老年人独居率十分离谱,65岁以上老人的独居率超过65%,所以孤独死也成为日本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
很多房东不愿意让老人孤单地死在自己的出租屋里,所以宁愿让房子空着,也不愿意把房子租给老年人。
没有房子,一部分老年人就此失去就业机会,也失去享受较为舒适生活的权利。
他们被社会抛弃,被同族人抛弃,被整个世界遗忘。
日本社会压力过大,面对老年人的困境,很多青年人不仅不同情,反而还叫嚣着“多余的老年人侵占社会财富”、“政府不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福利”等刺耳言论。
这乍一看十分冷血,但是只要我们将眼光望向日本社会的竞争、压力、痛苦。
才会发现这些极端言论并非是无根之木,他与病态的日本社会息息相关。
《当世界又老又穷:全球老龄化大冲击》这篇文章曾这样说:
“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将会面临一个白发苍苍的新世界,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美国、西班牙全都逃不过这一规律。”
日本目前的困境已经给整个世界敲响警钟。
放眼于自身,我国在2018年结婚率为7.3%,创下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
结婚率的降低,必然带来生育率的降低。
但是人类老去的进程无法阻止,当未来老年人越来越多,新生儿却越来越少时,我们应该如何保住自身?
这是时代派发的新难题,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这些困难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面对!
参考资料
环球网:《建议日本老人“一起切腹”被批“冷血”!耶鲁教授观点竟圈粉不少》
百度学术:《日本老龄化社会现状分析》
人民网:《日本少子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
澎湃新闻:《50万日本老人来中国养老?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