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天气,不仅是“灰蒙蒙”那么简单

忽视防护,等同于将呼吸道暴露于“致病颗粒”中!





沙尘天气是沙粒、尘土悬浮于空气中的气象现象,根据国家标准《沙尘天气等级》(GB/T 20480-2017),其强度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这类天气不仅降低能见度,更携带大量PM10、PM2.5等颗粒物,表面吸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形成生物气溶胶。

直接健康威胁 →

◆ 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口干鼻干唇裂、咽痛、咳嗽等症状。

◆ 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阻肺、肺气肿)。

◆ 增加肺炎、支气管炎等急性感染风险。

重点人群需高度警惕!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沙尘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病情恶化。

老年人与儿童:免疫力较弱,呼吸道防御功能不足。

户外工作者:如交警、环卫工人等,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沙尘环境。

科学防护,有效降低健康风险!

建议广大市民朋友们:

1.在沙尘天气时,减少外出和集体活动。

2.外出时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口罩。

3.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互动,尤其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心脏病患者等。

4.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保持空气湿度适宜。

5.回家后尽快洗脸,尤其是口鼻,防止沙尘吸入体内。

6.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




防沙护肺,刻不容缓!

沙尘天气对健康的危害具有累积性和隐蔽性,

科学防护是阻断风险的关键。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