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国家安全部一纸通报炸上热搜——某涉密单位的保洁阿姨段某,用藏在拖把杆里的微型摄像头,两年间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输送1项机密、2项秘密级文件,甚至顺手拍了6份内部会议记录。这个每天在领导眼皮底下擦桌子的“老实人”,竟是潜伏最深的“情报贩子”。



这场现实版“无间道”,撕开了服务外包行业的安全黑洞。段某所在的物业公司承包了涉密单位的保洁服务,但发包方只顾省钱,连保洁员的背景审查都没做。谁能想到,这个每月拿4000块工资的普通阿姨,会为境外势力卖命?她借着清理领导办公室的机会,用手机偷拍文件柜密码、把碎纸机里的残片偷偷拼贴,甚至把窃听器伪装成空气净化器的滤芯。直到国安部门顺着境外IP地址倒查,才发现“危险最近在眼前”。

段某的案子不是孤例。就在上个月,某档案公司的打工仔蒋某,把几十份机密文件当“知识付费”挂上网,5块钱一份随便下载;更魔幻的是某邮件系统运维员小李,为图省事把上千家单位的账号密码存在自家电脑里,结果被境外黑客一锅端,害得国家要害部门连夜改密码。这些案件暴露出同一个致命问题——涉密单位把服务外包当“甩手掌柜”,签完合同就躺平,连灭火器过期都不管,更别说盯着保洁员手机了。



国安部的通报里藏着细思极恐的数据:全国79%的外包涉密项目存在监管真空,超过三成保洁、维修工私藏拍摄设备。网友辣评:“原来最危险的007不在电影里,在扫厕所的阿姨口袋里!”眼下正值国家安全教育月,各地开始严查“人防物防技防”,给重点单位配发防偷拍检测仪,连碎纸机都要换成能自动喷墨模糊字迹的“间谍克星”

尾:
当段某在审讯室里交代“境外给的价比十年工资还高”时,涉密单位的领导正在写检查。这场保洁引发的“蝴蝶效应”,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国家安全不是谍战剧,真正的危机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下次看见保洁阿姨擦你工位,别光顾着说谢谢,记得锁好抽屉。毕竟,谁能想到拖把杆里可能藏着摄像头呢?

(本文综合国安部通报及典型案例,部分细节源自办案人员披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